第(3/3)頁 可葉瑜然說,又不一樣。 “還能怎么,那個李大娘當然是交給他們李家村自己管了。” “娘怎么沒插手?”李氏有點驚訝,“我以為娘沖過去,會好好教訓她一頓。興旺婆娘跟我們合作合得好好的,她這么一鬧,豈不是耽誤我們家的生意?” 不要以為只是朱興旺家耽誤了一天生意,他家耽誤一天,能到朱家進貨? 朱興旺家沒來,她這手里豈不是少了一筆收入? 對此,李氏還是滿關心的。 “我插什么手?人家兩個村的里正、族長都在這里,我一個老婆子,名不正,言不順,插這種手干嘛?”葉瑜然看了她一眼,說道,“有的手,不該插就不能插,懂嗎?” “懂懂懂,就像……”進了院門,李氏知道林氏不在,但還是小心地看了一眼四周,小聲道,“呂家村的事,娘說不插手就不插手,一個道理。” “知道就好。說到這個事,我確實有個事情要跟你說,”葉瑜然停住了腳步,望向李氏,說道,“聽到這么久八卦,你覺出什么味了沒有?” 李氏有點茫然,搖了搖頭。 “你同情朱興旺一家嗎?” 李氏點頭。 “那朱興旺一家的問題解決了嗎?” 李氏想了想,道:“應該解決了吧,兩個村的族長、里正都出面了,那個李大娘肯定不會再來鬧了。她要再來,那就是打了李里正、李族長的臉了。” 就算再傻,李氏也知道,打了里正、族長的臉,以后在村里就別想好混了。 沒看到,不管是她娘,還是她婆婆,平時對里正、族長該怎么客氣,就怎么客氣嗎? 不僅如此,婆婆為了拉攏里正、族長,平時沒少讓他們幾個往里正、族長家走動,時不時地送個東西,人情往來。 雖然都是一些小東西,不值得什么,但肯定套上“近乎”了。 一個村里呆著,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兩家又經常“互相往來”,以后有什么事情,不會顧慮著這么一點情分? 肯定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