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氏、林氏中途來送水,看到自家地里圍了那么多人,還嚇了一跳。 待聽清楚是干嘛來的,頓時笑開了:“呵呵呵呵……我婆婆是什么人啊,那能是一般人嗎?她當年可在大戶人家當過丫鬟,早學了一身本事,這才哪到哪啊?” “你們等著,等明年肯定叫你們。” “不過丑話我們可說在前頭,這種東西就跟養人似的,一樣的米養百樣的人,我們家可不打包票,你們種出來的,能夠跟我們家的一樣多。” …… 李氏嘴皮子利落,一下子就將四周的人給“哄”開心了,也同時表明——咱一起種,沒問題,但種出問題了,可不能歸我們家。 如果到時候,朱家種成功了,大部分人也沒問題,只有少數幾個出了問題,那就不是他們家的問題,而是這少數幾個人的問題。 她還勸說,這新的種植方法,看著是能增收,但還是“謹慎”一點好。像他們家今年,也只拿了一小部地來試。 大家最好都這樣,先拿一小部分地試試水,都上了手,再放開了場子地干。 “這做啥事情啊,不怕沒方法,就是方法都沒摸透了,瞎干。這跟蓋房子是一個道理,大家請師傅的時候,哪個不想請經驗老道的老師傅,這是為了什么?還不是因為出現了什么問題,老師傅有應對的辦法,新手就得慌爪子了?” 關于朱家今年那畝水田,增收的事情,不等天黑,就已經傳遍了整個朱家村,還在向外擴展。 哪家哪戶,知道點消息的,都趁著吃晚飯的功夫,湊在一起,嘮嗑兩句。 “這朱老頭家,看樣子是真的要發了,瞧瞧,同樣是種谷子,人家方法一換,就比我們多了一兩筐,著實羨慕死了。” “明年,我們也試試。” “對,也試試,不過她家四兒媳婦說了,百樣米養百樣米,先拿一小部分練練手,別還沒上手就全種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同樣的方法大家一起種,到底種成什么樣子,也不一定。” “這個倒是,到時候得好好考慮考慮。” “我覺得吧,這事應該找里正、族長,他們那邊應該會出東西。”另一戶人家的院子里,老婆子對當家男人說道,“你想啊,這冬紅薯,里正、族長那邊都盯得緊,有動靜,朱老頭家增收的事情,里正、族長那里還坐得住?吃飯填飽肚子可是大事。” 當家男人點頭:“嗯!那我們就看里正、族長怎么說,反正到時候,跟著里正、族長走,準沒錯。” “我也是這個意思。”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