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從朱家村出來,朱氏幾兄弟顯得有些沉默。 如果只是朱四、朱五兩個人,可能還能夠巴拉巴拉,聊個沒完沒了。 一旦加入了朱大、朱二兩個,他倆就不知道說什么了。 明明是親兄弟,卻有一種“聊”不到一塊兒去的感覺。 “四哥,你們家三寶、四寶在學詩了吧?”過了好一會兒,朱五受不了這種感覺,率先打破了沉默,他道,“之前,我好像聽到八妹在教他倆背詩。” “是嗎?我沒注意。”朱四說道,“可能是八妹嫌他倆沒事情干,給他倆找點事吧。” “我看他倆背得挺好的,沒事可以讓八妹多教一些。” 朱四笑道:“我們家,除了老七、大寶、二寶他們,學得最好的,估計就是八妹了。她要教也得有時間,現(xiàn)在天天忙著,不是染布,就是做胭脂、做繡活,也難得閑下來。” “沒事,八妹沒事的時候教教就好了,反正他倆還小,大寶、二寶都是再大一些才學的……” 梯子鋪到了這種程度,朱大也終于參與了進來,說道:“是啊,大寶、二寶跟娘學背東西時,都好幾歲了。老四,你也別急,三寶、四寶還小呢,別人家都還在玩泥巴,能學一點是一點,學不了就算了,再大點再說。” “我也是這個意思,”朱四說道,“我看娘好像也沒說要給三寶、四寶啟蒙的樣子,這事應(yīng)該是還沒到時候。” “嗯,這事得問娘。” …… 從孩子下手,幾兄弟終于找到了突破口,慢慢聊開了起來。 從三寶、四寶到大寶、二寶,再到朱七明年下場子,對朱家生活的未來展望,越說越多,似乎一下子有了希望。 人生,有前進的方向;生活,有了盼頭。 “嘿嘿!等老七明年考中了童生,再加把勁,把秀才考了,我們家的賦稅就能免了。”朱二也忍不住參與了進來,說道,“這賦稅可不少錢,一年年省下來,都能養(yǎng)活一兩個人了。” “是啊,到時候就算多買幾畝地,也不用交稅了,說不定別人還想把田掛到七弟名下。”朱五腦袋更靈活,知道的消息也更多一些,他道,“我都打聽過了,秀才不僅可以免除個人的農(nóng)業(yè)賦稅和徭役,還領(lǐng)取一定的俸祿……”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