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能來女人工廠上班的,基本上家里條件都不好,尤其很多還是單親家庭(只有娘,沒有爹),女先生的這種說法立馬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對于上流人物來說,男女分工比較明確,可對于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來說,實用才是最重要的。 雖說男人做女紅會被人笑話,但若家里沒有女人,那男人還能不做了? 衣服照樣要洗,照樣要縫,飯也照樣要做。 說白了,就是有女人做的時候,男人不用做。但沒了女人,男人就得自己來。 女先生是青遠縣女人工廠那邊調過來的,工作經驗豐富,應對這些問題多多的家長們,那叫一個如魚得水。 其實她心里清楚,男娃女娃一起學哪里是因為這個,中心思想還是希望“男女平等”。 不管外面是什么樣子,但只要在他們辦的托兒所、小學,男孩子、女孩子都應該享受同等的待遇——學習不分男女,只分特長。 為什么要分特長呢? 因為每個人擅長的東西不一樣,有的人術算比較厲害,有的畫畫比較厲害,有的人做手工比較厲害…… 但不管是什么,只要他們愿意去學,書塾就愿意教。 女先生一直在等著有人問:“這書塾,不是只有男娃才能上嗎,為什么女娃也能上?” 等了半天,卻沒有幾個人問。 她在心里嘆一聲,說自己白準備了。 葉瑜然一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沒人問,不是正好嗎?你想回答一個問題,也少費些口舌。” 女先生表情哀怨:“老夫人,你請我過來,是讓我大展拳腳的,結果來了以后才發現,需要我發揮的余地太少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覺得這邊的人好像比清遠縣的那邊的人要聽話多了。” 朱八妹說道:“不是這邊的人不聽話,而是這邊情況比較特殊,我們先在這邊開了一家專門給女人看病的醫館,表面上專管接生,但其實各種女性疾病,或者不方便男大夫看的女患者,她們都會選擇這邊……對于他們來說,我們就是救死救難的活菩薩。活菩薩的話,有幾個不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