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什么到了我們,就不行了? 難道就因為大堂哥、二堂哥比我們考得好嗎? 出了大殿,望向大寶、二寶的眼神有些哀怨。 大寶、二寶摸了摸鼻子,不好解釋。 但在他們出發(fā)前,確實也帶他們好好在京城逛了逛,先逍遙一段時間,再放三人回鄉(xiāng)探親,結束后,再踏上為官一方的道路。 “可惜了,居然沒考中狀元!” 朱家村的消息傳到得晚些,但大家聽到他們堂兄弟三人沒有一人考中狀元,一個個都有些遺憾,覺得他倆不如他們大堂兄、二堂兄他們。 早知道如此,當初就該把他們大堂兄、二堂兄拆開,說不定還能得兩個狀元。 葉瑜然一聽這話,連忙把朱二夫妻、朱四夫妻叫了過來,提醒他們不能如此。 人家大寶、二寶能考中,是人家大寶、二寶的本事加運道在里面,不能因為他們?nèi)绱耍鸵笕龑殹⑺膶殹⑽鍖毴绾巍? “各人有各人的運道,就像你們,我也沒要求你們個個都跟老三似的,讀書做官吧?” 朱二夫妻、朱四夫妻連忙稱是。 他們一個求了多年才得的孩子,寶貝著呢,出去做地方官都怕他辛苦,怎么會因為他沒考中狀元就嫌棄? 二房劉氏更是表示:“娘,老二什么德性,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爹就是一個種地的,他能考中就已經(jīng)很厲害了,我肯定不會那樣想。我要那樣想,我還是人嗎?” “是啊,娘,我就一個種地的,我都不如三哥,哪會要求五寶跟三哥一樣有本事?”朱二一臉老實。 葉瑜然道:“我不是怕你們覺得大寶、二寶能考得那么好,他們爹也是一個種地的,你們覺得自己的兒子也能嗎?你們能這樣想就好了,狀元只有一個,那么多人爭,只有一個能考中狀元,其他人必然排在后面。這也沒什么好搶的,相較那些落榜,連個同進士都沒有的人,他們堂兄弟三人能夠一起高中,還得了官職,已經(jīng)非常了不起了……” 怕兩房一直呆在老家不懂,葉瑜然還跟他們講了官場的一些潛規(guī)則。 就算在京中,也不會有祖父、生父在京做官,兒子就一定留京的。再厲害的世家,也有不爭氣的子孫。像三寶、四寶、五寶這樣,沒成紈绔子弟,還爭氣地靠自己的本事混出了樣來,有個一官半職,已經(jīng)非常了不起了。 一代傳至一代,他們開了一個好頭,以后才能將希望放在他們的子嗣上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