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3章 換親三合一-《菟絲花女配》


    第(1/3)頁

    當日下午,阮母在家焦急等待,及至天色微黑,終于等來了嚴媒婆。

    瞧見那張喜笑顏開的臉,她心中一動。

    果不其然,對方開口就是“成了”。

    她忙給泡了杯糖水,嚴媒婆猛灌一口,訴說起自己的不容易,“哎呦,你是不知道,除了宋家婆娘,其他人都不同意,還是我好說歹說,他們才同意,兩百文聘禮,一文不少。”

    阮母得了結果,方才裝作一點不在意,冷哼道:“聘禮不少就行。”

    嚴媒婆瞧不慣這幅模樣,當即勸道:“我可跟你說,宋家不是非你家二娘不可,你別去外面瞎說,否則,退了婚,二娘怕是要一輩子留在家中當老姑娘。”

    “那可不行,”阮母頓時急了,“家里哪有糧食養她。”

    “那不就得了,”嚴媒婆攤手,“兩百文雖然少了些,可你們把人養成這樣,也沒多費多少糧食嘛。”

    這話阮母可就不樂意了,“她自己吃了不長個,我可沒苛待她。”

    嚴媒婆撇撇嘴,瞧二娘那瘦巴樣,鬼都不信,但她沒必要為此爭執,繼續苦口婆心勸,“明天宋家就來送聘禮,順便算算婚期,估摸就在年后,這個年關你們好好養養,多長兩斤肉,出門子也好看。”

    “說的輕巧,哪里有好的給她吃。”

    “那你們繼續這么養,等嫁出去,就當沒這個女兒,我估摸宋家也不樂意讓你們來往。”

    “她敢,那是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女兒,還能攔著不讓孝敬親爹娘。”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誰家都沒有叫閨女養娘家的道理。”

    當下規矩,女人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孝敬親爹娘反而要婆家同意,故而鄉下時常以賠錢貨稱呼,有良心的給幾口糧食養大,賺一筆聘禮,家貧或者心狠的,溺死扔掉的比比皆是,也沒人在意追究。

    阮母顯然也清楚這個道理,因為她就是這樣,娘家不疼,好容易嫁出來,幾年都回不去一次,尤其生了兒子,就徹底當自己是阮家人,如今已經七八年沒回去,別說孝敬,估摸哪天二老死了才會回去。

    “行吧,吃好的沒門,最多讓她少干點活,這死丫頭,最近還因為大娘的事有怨氣,也是個沒良心的。”

    嚴媒婆想了想,又叮囑一句,“對了,二娘的嫁妝不指望有多少,好歹陪兩個柜子,這東西也不費錢,別讓人空著手出門。”

    “哎,曉得。養這么個閨女,我可算是虧大了。”阮母拍著大腿,好似真的賠錢養女兒般。

    嚴媒婆家條件還不錯,自己四處說媒,到底能掙幾個錢,也不似尋常人家看不起女兒,聞言偷偷撇嘴。

    一通好說歹說,終于將人說動,眼看到了飯點,嚴媒婆識趣提出離開。

    “天也不早,我就不留了,說的話你放在心上,下面三娘養的不錯,你總不希望她有樣學樣,三個姐姐,但凡每個幫一點,平安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哎。”想起平安,阮母到底點頭,也沒留飯的意思,想想費了人家不少勁頭,只能去雞棚里摸了個雞蛋,順手塞進對方兜里。

    嚴媒婆得了個雞蛋,頓時眉開眼笑,只覺一下午的口水也不虧。

    進了年關,新年一天比一天近。

    阮母得到嚴媒婆的消息已是臘月二十,三天后,臘月二十四,小年剛過,宋家不甚歡喜的遣媒婆送上聘禮,東西不多,或者可以說很少。

    銅錢兩串合計兩百文,阮母甫一見到就塞進了腰包,另有瓜果點心兩份,其中一份點明了給二娘吃,阮母念著先頭媒婆那些話,倒沒有一味克扣。

    還額外送來一尺布料,大紅色鮮艷的緊,顯然是用作喜服,惹得阮母又羨又妒。

    羨自然是羨慕宋家即使娶一個不歡迎的兒媳,竟也舍得特意做一件喜服,不知家中到底有多少錢。

    要知道,喜服不當吃不當喝,一輩子就穿這一天,故而大多數人家都不舍得花這個錢。

    妒也是這一番,她當年出嫁的喜服靠借,輪到她的女兒大娘亦是借,若有這么一件,以后阮家女兒出嫁,都不用再找外人,是能代代傳下去的好東西。

    然而,宋家既然送來了,就代表新娘子要穿新喜服上門,如何也扣不下。

    想到此,阮母忍不住一陣埋怨,送什么布料不好,偏要送大紅色的過來。

    殊不知,宋母為此也好生思慮過,就怕阮家貪了去,思來想去,只有喜服穿在身上瞞不住,且讓人在屋里忙幾日,也省得被阮母差使得團團轉。

    阮柔一見著這塊布料就喜歡上了,當即上手,三兩下裁撤成新衣模樣,又在衣角、袖上用紅色絲線繡了同樣大紅的牡丹花與鴛鴦。

    趕在年前正好制出來,阮柔試了一下,衣服有些大,她是按照正常二八女子的身量做的,奈何她如今只十三四歲模樣,穿上去就如小孩偷了大人的衣裳,瞧著實在不像樣。

    無奈,又將腰肢及袖擺處又壓了一道線總算勉強像過得去。

    期間,阮母又來說了些有的沒的,大抵是想她到時候回門把衣服帶回來,阮柔直接拒了,天底下都沒有這個道理。

    阮母不敢強迫,自個兒生悶氣去了。

    年節事情逐漸多了起來,原本阮母只要居中指揮,自然有男人和幾個閨女干活,用不著她操心。

    然而今年趕的不巧,大女兒出了門子,二女兒即將出門,正在屋里養著,她能盯的只有三娘。

    三娘卻不是個好使喚的,平安愿意黏著這個姐姐,姐弟倆好的跟一個人似的,倒叫阮母束手束腳。

    倒不是舍不得孫子,而是家中一對公婆,別看老兩口如今一副萬事不管的清閑家翁樣,實則人有孫萬事足,若得罪了其寶貝孫子,該收拾還得收拾,她至今還記得婆婆的那些小手段,叫人吃盡苦頭。

    寒冬臘月,忙里忙外,愣是出了一身汗,心中漸生怨氣。旁人都說閨女是爹娘的小棉襖,她生了三個辛辛苦苦養大,最后竟一個都靠不住,不得不自己干,最后欲尋個人咒罵兩句都不得。

    阮家的年夜飯也著實寒酸,阮母摳搜,過年都沒舍得割一斤豬肉,便只用年前鐵家送的野兔野雞做葷菜。

    肉是有了,可沒有豬肉熬的油,其他菜俱都干巴巴的,一屋子六個人吃飯,六個菜,且葷菜阮家的女孩是沾不得的,這是阮老婆子的鐵律,其自有一套說辭,什么姑娘家不能饞嘴,要孝敬長輩之類,其實不過糊弄傻子。

    阮柔可有可無吃過這一頓,囫圇填了個肚兒飽。

    今個兒是大年夜,村中沾親帶故的互相拜訪,坐下喝杯水、嘮嘮嗑,聊聊今年的收成和孩子,等到酉正(晚上八點),各回各家,洗洗就直接睡了。

    當下沒有必須守夜的習慣,無他,守夜總得點蠟燭、油燈,無論哪種都得花錢,故而大部分窮人家都是直接熄燈睡覺。至于祖宗們,多燒點紙錢上點香,也就夠了。

    村中習俗,開年頭兩天,什么事也不用做,也不興開口罵人,便是飯菜都得吃除夕夜剩下的,寓意來年輕輕松松不用忙活。

    由此,這個新年,阮柔過的前所未有的輕松,距離婚期越進,她心情就越發好。

    可惜,直到大年初三大娘攜著鐵勇歸家,一進門給人找不痛快。

    “娘,我怎么聽說二娘跟宋家定親了,給了多少聘禮?”

    阮母經過這幾天早已想開,此時還能笑呵呵接話,“就是宋家瞧上了唄,兩百文,也不錯了。”

    一時間,大娘不知是高興還是失落。宋家上輩子給她的聘禮可遠不止兩百文,然而這輩子的鐵家也只給了兩百文,她好像勝了、又好像沒有。

    不過想到以后兩人的結局,她又看得開了。

    自覺作為長姐,她免不了叮囑妹妹幾句。

    “那宋家非要讓人讀書,到頭來也讀不出個名堂,就是白費錢。二娘,你嫁過去一定要好好勸勸,只要不讀書,有宋家那些家產在,以后也不用發愁。”

    阮柔似笑非笑,“大姐,那你當初怎么不嫁過去多勸勸呢。”

    大娘一噎,那也得勸得動啊,宋家人對功名的渴望哪是那么好打消的。

    “行了,都是自家姐妹,你們都有了婆家,我和你爹也算對得起你們。以后有空多回來,旁的不多說,以后多幫襯點平安,他也好給你們成撐腰。”

    “唉。”大娘爽快應下,等鐵勇當官,手里隨便撒點出來都夠阮家富貴一生。

    阮柔則完全沒應,她一向是人對她好、她加倍報答的性子,反之亦然,就阮家這樣的,嫁出去后能不回來就不回來。

    “對了,大娘,”阮母瞥了眼大女婿,壓低聲音問,“過年怎么沒帶只兔子回來。”

    她剛瞅過,就拿了一包糖,一包花生,忒不值錢。

    大娘頓時苦巴了臉,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若說新婚那會兒她還為能管家欣喜,經過幾個月的摧殘,只覺這是一門苦差事,“娘,鐵家日子也不好過,打來的野物都是要賣錢的,家里油鹽米糧都要用錢買,根本沒有多的。”

    “先前可是你答應的。”阮母才不管這些,一個勁揪著女兒回門的承諾。

    “我那時不是還不清楚嗎。”鐵家的糧□□打細算也只夠吃到開春,糧食不夠就只能靠熏肉撐著,哪敢往外送。

    見沒了好處,阮母的好臉色頓時沒了,“行了,大過年的,我也不罵你。家里沒肉,待會我就不留飯了。”

    眼下之意竟然是要直接趕他們走,大娘的臉色更是不好看。

    “你也就看眼前,不吃就不吃,我還不稀罕。”說著果真拉上鐵勇走了。

    母女倆鬧了個不歡而散。

    阮家形單影只,也沒個親近的親戚,阮母更是多年沒回過娘家,更別說走動,大娘走后家里再無人上門,阮母還樂得自在,絲毫不介意。

    清閑之余,阮柔清點了屬于自己的嫁妝,說嫁妝著實寒磣,攏共就兩個小柜子,用山上最普通的木頭打的,里面裝著幾身舊衣裳,俱是打了很多補丁的,手頭沒錢,她又做了三雙鞋墊,當做入門給宋家的見面禮,除此之外,便是一個銅板都無。

    要說最值錢的,還是宋家給的布料做的這身新衣,不止是布料值錢,還因為這件衣服由她親手所制,自帶了系統所說的屬性。

    阮柔將衣服穿在身上,一行只有她能看見的白色透明小字浮現在眼前,“幸運+2”,不知具體有何作用,但肯定不是壞事。

    同樣是親自動手,她在阮家做其他東西卻都沒有這個屬性,包括剛做好的三雙鞋墊,不知是何緣故,她想多實驗一番,奈何手頭沒有東西,只能等去了宋家才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德江县| 南涧| 亚东县| 永清县| 客服| 芷江| 梁河县| 巩义市| 大埔县| 阳西县| 化德县| 库伦旗| 开鲁县| 邹城市| 尖扎县| 五家渠市| 平武县| 西峡县| 页游| 禹城市| 通道| 富锦市| 泰顺县| 宿松县| 麻江县| 五家渠市| 合江县| 林口县| 抚州市| 故城县| 鄂托克旗| 舒城县| 浏阳市| 平罗县| 吉首市| 南澳县| 原阳县| 太康县| 休宁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