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0章 換親二更-《菟絲花女配》


    第(1/3)頁

    得知今日是宋元修一行回來的日子,早早的,枝繁葉茂的宋氏族人們濟濟一堂,將寬敞的宋家院子擠得似水不漏,大人們、老人孩子,俱都喜氣洋洋。

    家中早備下零嘴兒、茶水招待,一群人吃吃喝喝聊聊,邊等宋元修回來。

    宋村長坐在高位,看著下面的熱鬧只覺得渾身是勁,族人昌盛,如今又有了個童生,宋氏以后也算是有點根底了。

    “元修可是讓咱們老宋家光宗耀祖了。”宋村長對著宋母頗為感慨。

    “多虧族長和夫子你們教的好。”宋母亦是高興,十八歲的童生,以后肯定能考個秀才回來。

    “還是你們教的好啊。”宋村長倒也不攬這個功勞,是宋家自己爭氣,也就前些年困難,跟族人們借了幾次銀錢,后來也都還了。

    院子里,其他幾個媳婦兒都忙活著,唯獨阮柔,作為宋元修的妻子也算水漲船高,被人安置在座位不能動彈,一個個笑著恭喜她成了童生娘子。

    當然,這不過玩笑話,童生只是代表過了府試,有參加院試的資格,而非真正的功名。

    有人羨慕,自然也有人帶著酸氣,“沒想到當初阮家的小丫頭,還有今天這福氣。”

    “就是,原先爹不疼娘不愛的小可憐,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嫁到宋家來。”

    這便是說的姐妹倆當初婚事顛倒的事情了,若說先前眾人覺得是阮家大娘被男人迷話了眼,可此一時彼一時,宋家小子出息了,就變成阮家二娘有心計,故意使計壞了親姐姐的婚事。

    宋母聞言頓時不樂意了,在如今的她眼里,小兒媳就是小兒子的有緣人,那是有大福氣的。

    “瞎說什么呢,當初大娘退婚,我可沒答應二娘,后來上門也是因為明悟師傅批語二人有緣,是天生的好姻緣。”

    “什么,還有這一遭?”頓時,眾人的注意紛紛從婚事上挪開。

    鄉下地界,尤愛談論這些神鬼之說以及兒女姻緣,很快,話題就被轉移到不知哪家閨女的婆家姑娘身上。

    見狀,宋母的額角總算松開,大好的日子,可不能讓他們給禍害了。

    等到下午,一連喝光好幾壺茶水,等得望眼欲穿,總算有村口守候的人前來報信。

    宋氏族人都覺得這是個大日子,就算有事要忙,無法提前過來的,也都注意著,準備一旦人回來了就立馬登門,最好再備上一份禮物。

    且說宋元修與秦春生那邊,路上風塵仆仆,很是辛苦,一個個卻并不覺得勞累,反而精神氣十足。

    到了鎮上,宋父也不再自己走,而是用身上為數不多的銀錢雇了一輛牛車,三人舒舒服服坐在牛車上往家去。

    待得到了村口,剛下牛車,遠遠就聽得有人喊,“回來了回來了。”

    宋父先是一怔,隨后恍然,笑著對身后兩個兒子道,“看來也都知道了。”

    宋三哥笑的齜牙咧嘴,自認小弟考中,他沒有功勞,也該有幾分苦勞,當即雄赳赳氣昂昂走在小弟身后,若不是他的模樣實在不像個讀書人,倒要有人以為是他中考,而不是一旁依舊沉著鎮靜的宋元修。

    一路被人簇擁,風光著回了宋家,宋父和宋三哥面對村人以及族人的熱情寒暄,同樣投以十分熱情的回應,而宋元修則是時不時點頭回應,只偶爾吐露一兩個字,倒不是他清高自持,而是實在很難應對這種恭維。

    是的,恭維。宋元修能很明顯的感覺到,村人對待他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若說先前只是因為他讀書人的身份,而對他有幾分看好和禮遇,如今這種禮遇中則夾帶了幾分恭敬,那種感覺讓宋元修很不適應。

    好在很快就到了宋家,時隔多日,再次回來,宋元修面對家中一眾長輩,一一見禮問好,其他人自然也是連聲應好。

    盡管都聚在了一起,但其實能聊的也不多,宋家族人基本上就沒一個正經讀過書的,此時能談的,也無非是些考得怎么樣、路上如何,在府城如何安生,花費了多少銀錢之類的民生事項。

    這些事情宋元修說的倒不多,反而是宋父和宋三哥很有幾分激動的模樣,說起來就沒個完。

    說著說著就說到路上花費的問題,上一次縣試在縣里舉行,沒花上多少銀錢,宋父覺得還可以接受,這一次去府城是真正開了眼界。

    首先那價格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速度比縣里貴了兩三倍,尤其考場附近的客棧,價格那叫一個水漲船高,可為了不耽誤正事,又不得不住,連帶著其他的衣食住行,住在府城就跟燒錢一樣。

    去時帶了二十兩的銀子,幾乎是全家大半家當,如今早已花的不剩什么,兒子中了童生自然是高興的,可接下來的院試同樣是一個大難題。

    宋村長本來笑瞇瞇聽著覺得很是安慰,待聽到銀錢不夠,頓時皺眉。

    “院試是大事,可不能給耽誤了。”

    宋父也道是,“元修既然考到了這一步,家里就是砸鍋賣鐵也得給他供出來。”

    宋村長村多再三到底還是開了口,“這也是族里的大事,我作為族長自然也得出一份力,其他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宋父連忙拒絕,“家里還有些銀錢,也沒到揭不開鍋的地步。”其實實際上也差不多了,再來一遭,家里多少年攢下來的老本都得搭進去,若是中了還好,不中的話,絕對是傷筋動骨。

    可再困難,宋父也不好直接要族里的錢財,否則日后若有什么事,豈不推辭不掉。

    宋村長也不知聽沒聽出來,依舊一副笑瞇瞇的模樣,只是不再提什么湊錢的話了。

    宋父好歹松了一口氣,又給添了杯水。

    聊的差不多,宋村長便要起身離開,同時示意其他村人別久留了,否則豈不是要宋家留飯的意思。

    又沒真到吃流水席的地步,這么多人一起供飯,宋家怕是也供不起。

    于是乎,一眾人跟在宋村長身后一步步離開,依舊興致勃勃的談論著童生以及府城的事情。

    當即就有稍微富裕一點的人家,表示自己也要送孩子去讀書,將來考□□名也算是光宗耀祖。

    同時也有人十分不贊同,“你只看宋家小子中了個童車,沒有中秀才之前,這都是倒貼錢。沒看宋家以前在咱們村里日子也是數一數二的,如今成什么樣了?”

    那人本就是個墻頭草,見著宋家風光就想跟著,如今被人一打擊,立即打了退堂鼓。

    讀書這般大的事情,也不是幾句話就能做決定的,當下不少動心了的人家都回家去仔細商量,只是到了最后,都得無奈嘆氣。

    無他,不止是花錢的問題,還有給誰花錢的問題。

    誰家也不止一個兒孫,給這個讀了,那個不高興,給那個讀了,這個不樂意,別到時候書沒讀成,一家子兄弟姊妹反而壞了和氣。

    故而到最后,商量來商量去,誰家都沒有打定主意,既舍不得這個銀錢,又定不下人選,最后全都無疾而終。

    這些宋家人早有預料,卻并不在意,各家人管各家事,他們反正是管不到那么多的。

    沒了外人,宋家自家人終于能熱熱鬧鬧一回。

    肉菜都是老早就準備好的,雞鴨魚肉俱全,宋母親自下灶房,幾個兒媳打下手,一點沒有舍不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平乡县| 柳江县| 平原县| 昭苏县| 舒兰市| 德兴市| 施甸县| 读书| 邹城市| 太仓市| 阿城市| 益阳市| 惠水县| 绵竹市| 陇川县| 龙山县| 东山县| 黄冈市| 东明县| 潜山县| 梅州市| 鱼台县| 峨边| 达州市| 于都县| 宕昌县| 大英县| 汝阳县| 峡江县| 九龙城区| 乐昌市| 高阳县| 广州市| 兴文县| 门源| 滁州市| 枝江市| 金秀| 石狮市|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