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只是這兩個案子,又尸骨如山,殺人八萬余。” “貪污十兩銀子,就剝皮填草,誅滅三族。” “如此殺人如麻,不是暴君是什么?” “更何況,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大明王朝的功勛之臣,只怕當今皇上萬年之后,不但要落一個暴君的罪名,而且還要背一個殺功臣的罵名。” 朱英說得有理有據。 而且,自從他穿越來后,發現歷史的軌跡并沒有改變。 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都已經發生。 三個大案,讓天下震動,百官膽寒。 而且在歷史上,這三個案子,與洪武二十六年的藍玉案,被史書合稱為洪武年間的“四大血案”。 不過,現在還是洪武二十五年。 朱英也不知道,明年涼國公藍玉會不會遭殃。 “哦?” “那你的意思是,這些人不該殺?” 殺人十幾萬,朱元璋完全沒有任何心里波動,只是淡淡的應了一聲。 然后自顧自地倒了一杯茶,慢慢品嘗起來。 “該殺!” 朱英擲地有聲的回答道。 “這些人,要么是驕兵悍將,欺行霸市,魚肉鄉里,要么是貪官污吏,欺上瞞下,中飽私囊。” “不殺?” “難道還留著他們繼續禍害百姓么?” “不能因為從前有功勞,就胡作非為!” 朱英沒有絲毫猶豫的說道。 這倒讓朱元璋有些刮目相看。 殺這些人時,朝中可是有不少大人都求情來著。 但若不殺一儆百,若不舉起屠刀,何以肅清朝綱,何以威懾天下官吏? 朱元璋微微點頭。 不愧是咱的大孫子,這孩子的果敢堅毅,有點像自己。 “既然該殺,那你為啥評價當今皇上是暴君呢?” 朱元璋的神情,不由得更加的疑惑和好奇。 “因為在天下讀書人的眼里,作為一個君王,如此的殺人如麻,那就是暴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