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按斤數算,平均畝產2500斤! 無論是按斤數算,還是按石的稱量來看,這都是能夠令整個天下為之轟動的數字。 朱元璋跟朱英還沒有開口說什么,這一千多人里,就有人低低哭泣起來。 最初這些人還不敢大聲哭泣,可隨著哭泣的人漸漸多了,那些農夫們幾乎是淚流滿面,無法抑制這種狂喜。 “這么高產的糧食!這么高產!老天有眼啊!賜下了這樣的神種!老天有眼啊!” “嗚嗚嗚,若是早些年就有這樣的神種,俺弟俺妹妹也不至于一生下來就被溺死了。” “嗚嗚嗚,爹,娘!兒子今天親手挖出了神種!是神種啊!” 這樣的低低呼喊聲,此起彼伏。 就連那些原本是為了保護祖孫二人而混入人群的錦衣衛跟暗衛們,聽到這樣的話,看到這樣的畫面,也是鼻子一酸,險些落下淚來。 饑餓這種事,對于百姓們來說,是隨時可見的。 豐年還好些,普通百姓辛苦一年,還能勉強落得一個肚兒圓,別管是什么野菜、雜糧,摻在一起吃著,一天起碼能吃上一頓干的,這已是極好極好的日子了。 若是到了饑年,雖不一定十室九空,可那些出生在這些年頭里的百姓家的孩子,女嬰基本無一能活,而男嬰能活一小半就已是萬幸了。 便是長成之后能成為勞動力的男嬰,等著他們長大了能干活,也起碼十幾年,可多這么一張嘴,幾年內就可能餓死了大人。 既然費了糧食也可能養不活,就索性從一開始就舍棄了去。 這種殘忍之事的背后,卻是浸滿了窮苦百姓的血淚。 朱英輕聲嘆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時站在朱英身邊的就只有他的爺爺,所以他才敢錦衣衛盛行的年代里,說出這樣在當權者聽來絕對大逆不道的話。 朱元璋朝著大孫子看一眼,大孫子的表情讓他也跟著嘆了口氣。 但隨后就生出了一絲滿意來,一個能知道民間疾苦、百姓不易的繼承人,才是朱元璋最想要的繼承人。 他就是從百姓中來,開局一個碗,打下了這一片天下,他固然已成了上位者,卻因見識過窮苦百姓的苦難之處,而對官員們更加苛刻。 那些所謂的休息少、俸祿低,在他看來都是屁話!有本事就別當官啊!當了官,就要遵守他劃下來的規矩!什么都想要,還什么都不愿,就別怪他心狠手辣了。 “爺爺,你說,若是孫兒將土豆種子獻上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