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朱英一聲令下,不一會兒,一個青年就走了進來。 在對方進來的時候,朱英就坐在那里打量著對方。 一個看起來十分符合世人對讀書人想象的年輕人,生得不算是極好,但算得上是清秀。 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外面穿著一件漿洗得有些發白的袍子,眼神清正,在進來后,也不胡亂打量,只是朝他看了一眼,就垂下眸,朝著他行禮。 但卻并不是那種誠惶誠恐的姿態,而是一種比較不卑不亢的態度。 必須要說,這類讀書人,對于上位者,尤其是覺得自己是個人物的上位者來說,是個很容易引起好感的人。 但朱英卻不是這樣的,他看人也看外表,這一點,他也承認自己不能免俗,但是,在事關大事的時候,他卻絕對不會只看外表,而是要觀其言行,更要看得更久遠一些,才會給一個人去下定義。 當一個人出現在一個重要時刻時,朱英就算心里泛起了一絲欣賞,第一反應也絕對是審視。 這是他在前世養成的習慣,卻不是這一世養出來的習慣。 他的爺爺朱元璋,在外人看來,那就是個暴君,還是個濫殺且疑心重的暴君。 可這樣的一個帝王,在登上高位后,就漸漸成了孤家寡人,竟然也難以判斷出滿朝文武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好官,有多少人是爛透了的官員。 誰讓任何一個能站在朝堂上的人,都有著極好的賣相呢? 尤其是文臣,一個個都是飽讀詩書,看起來外表極好,眼神清正,氣質也是一派書卷氣,說起任何事情來,都是侃侃而談,與其對視,就仿佛能被對方眼神中的誠懇所打動。 但這其中,有多少是真實的,又有多少是虛假的呢? 收回思緒,朱英對著進來的人說道:“平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