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朱英仿佛看出了他的糾結與遲疑,搖頭而笑,道:“舅姥爺,你可是河南人口中的藍青天啊!豈能還沒去,就先投降了?” 藍玉立刻說道:“臣這可不是投降,臣就是覺得,臣并無什么本事能夠將這個案子查出來啊!雖然河南那邊的百姓都說臣是什么青天大老爺,但臣有多少能力,臣自己心里有數。之所以之前審案沒出什么岔子,是因為那些案子本就好審,是之前的人不干人事,才讓案子堆積如山……” 這倒是,之前河南那邊,的確是有些當官的不干人事。 藍玉審案,被當地的百姓說成是青天大老爺,但實際上,做的事情也就是正常官員該做的事。 一想到這些,朱英就忍不住冷笑出聲:“這些人,還真是一群儒犬!” 嘶! 藍玉聽到這話,忍不住吸了口氣。 見大殿下望了過來,他忙起身看看外面,見門口無人,窗外也無人,這才回來,對著朱英低聲說道:“我的大殿下啊,臣知道您是真不喜歡他們,但您說的這些話,可莫要被其他人聽了去。” 皇權的確是至高無上的,但士大夫中的輿論,同樣是很要命的。 若大殿下是皇上,那的確是有資格獨斷專行,甚至是罷黜儒家的,但大殿下現在并非是皇上,連儲君都不是。 這種時候,還是要多加小心。 一旦走漏了風聲,孔家的人、儒家子弟,焉能不將大殿下視作洪水猛獸? 誰會希望一個對己方勢力意有不善的人,將來坐上那個至尊之位? 光是想一想,就知道不可能了! 藍玉會對朱英說這番話,的確是肺腑之言。 朱英亦是知道,不過,他與儒家子弟如何尚且不說,與孔家部分人之間的矛盾,怕是無法調解了。 不說別的,就說張來回曲阜祭祖,出了這檔子事,對方要置張來于死地,這就已是絕對的挑釁。 朱英還算寬容,但寬容,卻也是有限的。 真以為孔家仗著先祖的榮光,就能一直坐在那里充大爺了? 想得美! 朱英沒有順著藍玉的話就坡下驢,而是冷聲說道:“若真有對峙那一日,你說,這天下,會有多少人,是站在孔家那邊,又有多少人,是站在皇室這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