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桐城-《帝國崛起》
第(1/3)頁
第三百二十四章桐城
張獻忠趕緊讓人放行,來回回進城后見到張獻忠,說了被陳燮追上一通好殺的事情。在張獻忠這里,老回回看見了過天星,這家伙居然跑的也不慢,先一步逃到了廬江,還帶來了五千多人一千多人還是騎著牲口的。馬不多,架不住驢子和騾子有不少,都是半路上抓緊時間搶的。兩邊一起商議,該何去何從。這一次張獻忠都不好意思讓這兩貨繼續墊背了,決定一起南下,偷襲桐城,沿途多搶牲口。張獻忠定下規矩,只要偷襲失敗,立刻放棄圍城。
再次上路,三股人馬合起來也只有三萬多人了,陳燮追的太緊,無法裹挾民眾。但是張獻忠還是決定要利用民眾,把糧倉打開,讓民眾去分糧食,繼續制造廬江城內的混亂,讓陳燮在廬江耽擱一陣也是好的。
一早起來,聽說廬江已經丟了,陳燮無語至極。倒不是說同情廬江人民,而是莫名的蛋疼。當著何顯的和一幫屬下的面,黑著一張臉用正義的表情開罵:“一群誤國的混蛋,老子距離廬江不足五十里,一個縣城兩天都守不住?”
一番話,陳燮在眾將的心目中,樹立起一個忠君愛國,卻不被君主和大臣所喜的忠臣良將的形象。本來嘛,登州營打了那么多勝仗,朝廷一點實際的都沒給。也就是老爺如此愚忠了,換別人早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裝個樣子就行了。哪會這么辛苦的追擊流寇。
“好了。不說了,都回去正對,上午八點出。”陳燮當然不會忘記讓人給張國維送信,表示流賊過江的威脅已經解除,他正在率部追擊。信中陳燮抨擊廬江官員的無能,兩日都守不下來,不然廬江人民也不至于被流寇肆虐。
中午的時候,陳燮趕到廬江,這一次進城休整了。登州營剛進城,正在吃大戶的百姓一哄而散。有的躲回家里。閉門不出,有的從四門逃散。登州營秉承秋毫無犯的軍紀,進入廬江之后,立刻四處戒嚴。安撫地方。安葬了被殺的知縣趙世炎一家。在廬江待了兩天。地方秩序恢復穩定之后,陳燮繼續南下。
二月初五,張獻忠圍桐城。此刻城頭上。兩位青年儒生并立,望著城外流寇,表情淡定,一個手持弓箭,一個扶著腰間長劍,侃侃而談。
“聽逃難的百姓說,登州總兵陳思華救下了廬州,又往巢縣去了。想來是張國維無能,恐流賊過江,下令讓陳思華往東。”手持弓箭的孫臨,面帶不屑的說話。讀書人評論官場,素來毫無顧忌。孫臨屬比較另類的讀書人,喜歡武藝,開的強弓。身邊站著這一位,是他的大舅哥方以智。
“傳聞登州陳思華有藩鎮之像,朝中那幫大臣彈劾他的奏折都能壓死人。日前在南京,復社諸君各執一詞,有的說陳思華鷹視狼顧,日后必然步晚唐藩鎮后塵。有的說陳思華文采風流,士林出身,所謂藩鎮之名,不過是朝中奸臣嫉賢妒能。朝中奸相當道,中原百姓離亂,我輩當次亂世,當摯大旗而守桑梓,以死報國。”
方以智一番話慷慨激昂,作為桐城大戶,這次守城的事情,他家出了大力氣。流賊和縉紳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一旦城破,必然是家毀人亡。作為明末的有識之士,這倆倒是比較有血性的文人。屬于比較難得的類型,少的可憐的那種。
“流寇上來了,看我的?!睂O臨看見流賊扛著簡單的器械,開始攻城,躍躍欲試。方以智則笑道:“當心點,我去四處看看?!闭f完帶著十余家丁,在城頭來回巡視,給民壯打氣。
流賊以蟻附攻城,必先填護城河。數千被裹挾的流民,以沙袋填河,城頭上以虎尊炮,弓箭射擊,奈何火力有限,流賊進展很快,不過一個下午,護城河就填的差不多了??纯刺焐珴u晚,流賊退下以待明日再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梁山县|
永和县|
永兴县|
朝阳区|
盘锦市|
东海县|
蛟河市|
平定县|
巴彦淖尔市|
旌德县|
安溪县|
务川|
吉木乃县|
裕民县|
海丰县|
广昌县|
西和县|
原阳县|
台中县|
兴隆县|
霍城县|
重庆市|
太康县|
宽城|
鲁甸县|
饶河县|
蓬溪县|
木兰县|
都兰县|
新昌县|
衡山县|
县级市|
永康市|
大姚县|
永定县|
牟定县|
安多县|
洪泽县|
滨州市|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