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一個偏正頭風痛患者,小楊大夫稍微把了一下脈,便開始下針。 穩(wěn),準,精,輕描淡寫,舉輕若重,舉重若輕。 而且,一上來就是透穴之法。 所謂透穴之法,打個比喻,就好像王者里的短腿小魯班放二技能,別人一炮打一個,還不一定能打得準,她隔著6k、8k的距離,百發(fā)百中,一炮能收割兩三個。 下針如有神。 玉龍歌有云:“偏正頭風痛難醫(y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偏正頭風有兩般,有無痰飲細推觀,若然痰飲風池刺,倘無痰飲合谷安。” 楊雪俊運用的正是絲竹空透刺率谷。 透穴之法,較單穴之法,自然是有加成的。能增強疏通本經經氣,增幅療效。 也有很多講究,可透刺同一經脈穴位,也可向鄰近經脈透刺,還可向表里、陰陽經脈相互透刺,總而言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須得對中醫(yī)醫(yī)理參悟得極為透徹才行。 這種刺法,特別刺激,針感強烈,可調和陰陽,調節(jié)表里,對改善全身癥狀和遠端病癥效果非常之好。 那名患者被小楊大夫扎得“嗷嗷直叫”,但是卻沒有投訴,而是直呼:“過癮過癮,我的頭不疼了,還特別舒服,小楊大夫果然名不虛傳!” 即便對方大呼小叫,身軀抖動,但仍然不能絲毫阻攔楊雪俊施針,她身形轉動,一針又一針,又快又準,哪怕那名患者忍不住動來動去,楊雪俊也能絲毫不接觸他,而直接凌空將針扎進去。 周圍的患者和家屬們都看傻了,甭管扎的對不對,你就說快不快,準不準吧? 外行人看來,就是一個眼花繚亂。這是扎針嗎?咋跟雜耍似的? 這么多不銹鋼針扎在身上,跟刺猬一樣,居然不疼,還大呼過癮! 這是女版的東方不敗再世吧? 神韻。 楊雪俊的針法不僅僅是快準精,更附帶一種獨特的靈性,只有許大夫這種國手才能看出來。其他人也就是看個熱鬧而已。 半個小時后,許大夫從辦公室上鎖的柜子中,拿出了那本蓋滿章,她簽過字的出師證書,交到了楊雪俊的手上。 “從今天開始,你可以展翅高飛了。以后,在這里上班,或者去別的地方,都隨你。”許老師極為欣慰。她原本以為楊雪俊醫(yī)術大成,離突破還需要三五年,哪想到,竟然這么快就跨越了那道檻。 學中醫(yī)的無數(shù),玩針灸的無數(shù),但能跨過那道檻的,鳳毛麟角。 偌大的中國,屈指細數(shù),絕對不超過一掌之數(shù)。 最最關鍵的是,有些老專家可能是一大把年紀了,才針法具有神韻,而楊雪俊,年紀輕輕,二十幾歲的“小年輕”,就邁入了這樣一個境界。 關鍵她還無意中成為了網紅。 未來可期! 這樣的人,隨著時間的積累,日后必定能成為一代名醫(yī),流芳千古。 “嗯嗯,我必定逢人就說,我是許老師的弟子,會將許氏中醫(yī)傳承發(fā)揚光大。” “伱這小鬼靈精。”許老師眼睛彎成了月牙兒。 不過,許大夫旋即語重心長地叮囑她:“切莫拘泥于許氏中醫(yī)一脈之傳承。我們學習中醫(yī),就是要博彩百家之長,推陳出新,將中醫(yī)發(fā)展到一個全新的,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水平。” “不與時俱進,不吸納現(xiàn)代的先進科技和醫(yī)學理念,老抱著老祖宗的那一套東西,中醫(yī)勢微在所難免。” “我是老了,也折騰不動了,以后,就靠你們這些有沖勁,有朝氣,學習能力強的年輕人了!” 楊雪俊深深一鞠躬:“老師,我一定會的!” 有患者和家屬就用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幕,發(fā)到了網絡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