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猜猜他是誰?” “恕我眼拙,還真認不出來。” 李主任搖了搖頭,苦笑。“領導給點提示唄!” “他名叫何勇,是何大清跟白寡婦之子。” 李主任聞言點了點頭附和。 “我記得何大清,當年他是我們廠里的廚師,就是為了白寡婦辭職去了保城,沒想到他們的兒子都長這么這么大了!小伙子濃眉大眼,吸收了他們兩人的優點,長得真是一表人才!” “這帥小伙子以后就是你們廠里的人了!” “領導,你沒有跟我開玩笑吧?” 李主任面露震驚表情。 “你看我的模樣像是跟你開玩笑嘛?” 張科長面露玩味表情。 “哦,到底怎么回事?” 張科長把信遞給他。“你看完信就明白了!” “沒想到何大清居然就這么死了,真是天有不測風云呢!” 李主任看完信后感慨。 “何勇尚未成年,他的戶籍又在保城,按照政策現在進城要有工作單位接收才能解決戶籍。” 原來城市工業建設初期需要大量勞動力,當時資源、政策的傾斜,城里人生活條件要比農村好很多,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農村人涌入城市的現象。 農業人口大量減少,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給郭嘉造成了極大負擔,后來興起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初衷也是為了解決城市勞動力過剩問題。 李主任聽出張科長的言下之意是街道辦事處解決不了何勇的工作問題,想讓他幫忙解決。 “我明白,我們廠里愿意接受小何同志這樣的烈士遺孤,但是安排工作的事情是,我還要聽一聽小何同志本人的意見么?” 何勇回應。 “我的想法是邊上學邊工作。” 李主任點了點頭。 “你的選擇不錯,年輕人多讀點書以后有好處!” 他頓了片刻后拿起放到桌上的電話撥打。“老徐,你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領導,這個老徐分管食堂工作,是傻柱的直接上級。” “哦,你的意思是想把小何安排在食堂?” “是的,真人面前我不說假話,別看我們是個大廠,廠里各方面的關系都要照顧,編制也很緊張;說來也巧,食堂有個幫廚退休了,正好空出來一個編制!” “老李讓你費心了!” “領導你客氣了,你交代的事情我都是當成自己的事來辦。” 李主任轉頭看向何勇。 “把他的編制給你,你平常去上學,業余時間來廠里幫忙可以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