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鄉親們都很有干勁。” 眼下受災的百姓都居住到了城內,而城外那些地總不能荒了。 為了給這些百姓一個長久的活計,朱鈞就想到了集體承包制度。 按區域劃分。 養魚,種田地,果樹,茶葉等經濟作物。 由知府衙門和吳王府兜底,時間一久,這邊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農副產品產業鏈。 依托沈家和應天商會強大的渠道,傾銷這些并不是什么難事。 賣不出去,沒關系,朱鈞還有后手。 “殿下不知道,現在百姓有多感激您!”方克欽也是一臉敬佩的看著朱鈞,原來救災還可以這樣救,發展地方經濟還可以如此,朱鈞的一系列的手法,直接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他覺得自己此前做知府,簡直做到了狗的身上。 看看朱鈞,才來了多久,鳳陽百姓的生活一天一個樣。 簡直大才也! “等全鳳陽百姓都過上好日子,再來感激我也不遲!”朱鈞淡淡一笑。 方克欽肅然起敬。 吳王就是這樣,內里有治世賢才,卻從不驕傲。 百姓的夸贊是個人都喜歡,可唯獨朱鈞選擇了漠視。 他總是盡可能的為百姓著想,一個勁的苛待自己,壓榨自己,就為了對百姓更好一些。 以前方克欽覺得,圣賢只處于書上和人們的臆想之中。 而現在,圣賢就站在他眼前。 正當他打算在一次的肯定朱鈞的功績時,沈大寶快步跑了過來,“六爺,應天商會的代表團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