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千個學子之中,有十個人能當老爺,就已經不錯了。 剩下的九百多人,皆為牛馬。 吳王只是想給這九百多人一個機會,一個就算考不上科舉,也可以成為人上人的機會。”李顏希提到朱鈞,眼睛都在發光,“所以,陛下,微臣是在是沒有心思留在大本堂了,只是想落實下去,為朝廷,為陛下,為太子,尋找更多的人才。 他日應天若是有各種各樣持證的人才,幾千人,上萬人,不管發生什么事情,陛下只需要一句話,這些人才就會如過江之鯽一樣來到陛下面前。 為陛下排憂解難。” 朱遠章被李顏希畫的大餅說動了,“你應該知道文憑和科舉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動了朝廷的根子,明白嗎?” “微臣明白,所以做這件事之前,特來稟告陛下。”李顏希道:“尤記得早些時候,微臣曾經和吳王殿下辯論,一百年后的大業會如何。 吳王殿下說,一百年后的大業,將屹立于世界之巔,成為這東方唯一至高無上的大國。 會成為四方來賀的天朝之國,會成為百姓安居樂業,人人羨慕的夢中之國。 微臣還同吳王辯論國家優點和缺點,其中吳王便說到了科舉,說到了朝廷優待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和官員。 微臣問吳王,那時候朝廷缺人才嗎?” “吳王說,不缺人才,遍地都是!”李顏希道:“我又問吳王,那殿下因何而愁眉苦臉,難道人才太多,不是好事嗎?” 朱遠章皺起了眉頭,也沒有打斷李顏希。 “吳王說,是好事,放眼望去一州,一縣,一鄉,一村,皆有功名之士,這些人是朝廷最忠實的擁躉者。 然,士成患,形成了比幾百年前更可怕的門閥之禍。 門閥是一家一姓的門閥,鏟除即可。 可是放眼看去,天下都是士,如何鏟除? 一人可鏟除,百人,千人,萬人,乃至十萬人,如何鏟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