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首山玨眼里,這里的所有書籍都非常重要,哪怕落下一卷都會讓他深感惋惜。雖然十多萬里的距離并不遠,但是他也不能經(jīng)常回來看書,所以他選擇將部分書籍再抄錄一份帶走。 而且因為書籍?dāng)y帶不便,他只能挑選一些重要的書籍進行抄錄。在抄錄時,首山玨將字體大小盡可能地壓縮縮小,把多本并成一本。 就算這樣,這些時日下來他也只抄了數(shù)千本的書籍。 首山玨今天來到藏書庫,是要繼續(xù)來抄錄書籍。他可不敢浪費時間,感嘆了一陣之后,立刻就投入到忙碌的事務(wù)中。 把昨日未曾抄寫的書籍抄錄完成,首山玨將原本的書籍重新放回書架上。隨后開始在書架上翻找新的書籍。 “這本……不是,這本……看過了……”拿起一本本書籍又放下,首山玨把自己看過,或是內(nèi)容價值不大的書籍堆放在一邊。 漸漸地,這座書架上的書差不多都被翻了一遍。就在他翻動角落里最后一對書籍時,忽然從這堆書籍里,掉出來一卷半新不舊的獸皮卷。 這卷獸皮書卷也不知是什么獸皮制成,看著半新不舊,粗糙毛躁,似乎制作的時候毫不用心,但是摸著卻感覺光滑絲順,光潔如新,感覺完全不像這卷獸皮書該有的手感。 察覺到這一點后,首山玨頓時心中一動:“有古怪!” 首山玨拿過這卷獸皮書,只見這卷獸皮上,描繪著一個個金色字符,當(dāng)他看到其中內(nèi)容時,心中不由一震。 “符箓之道,乃萬物之理,以通天地……引為萬象,神通自具……天地之道,闡述備至,萬法神通,皆從其出……” 這一篇開宗明義的文字,首先定義了符箓之道的地位。其將符箓之道拔高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隨后話鋒一轉(zhuǎn),就說起了神通法術(shù)的修行,也離不開符箓作為基礎(chǔ)。 首山玨看著這卷獸皮卷的文字,心中快速轉(zhuǎn)動著一個個念頭:“按照這個道理,符箓之道是理解天地萬物的基礎(chǔ),研究天地萬道,都可以從符箓中闡明發(fā)揚。法術(shù)的道理也是如此,若以符箓為基礎(chǔ),可以研究出無數(shù)的法術(shù)……” 果不其然,后面的文字記載了以符箓為基礎(chǔ)的法術(shù)該如何修煉:“夫神通法術(shù),分‘道,通,法,術(shù)’四門,其中大道為本,神通為干,妙法為枝,術(shù)法為葉。神通之妙,在乎一心,運乎其妙,行乎其道,本乎其法……” 獸皮卷上只寥寥記載了幾種種神通法術(shù)地具體修行法門,其他的就是記錄著如何去研究神通法術(shù)的方法,以及如何借助符箓來修煉法術(shù)乃至神通的方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