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無懼-《更俗最新小說》
第(1/3)頁
上千滎陽降軍、數千俘民被驅趕著連夜取土填城,次日巳時一條簡易的土坡道就在北城東側城墻前鋪成。
土坡道沒有夯實,兩邊土石不時會剝離、滑落,中間能供兵卒登城的空間也就三四丈寬,坡度非常的陡。
不過,相比較簡陋的云梯、鉤索等器械,有一條坡道不僅能同時安排更多、更流暢的驅使將卒攻城,將卒持重盾而行,也能稍稍抵擋住城墻滾砸下來的擂木、滾石。
而攀登云梯,將卒即便能勉強扛著重盾而行,也無法很難抵擋數十斤重乃至上百斤重的擂木、滾石直接從城頭狠狠砸下來。
巳時之后,除了繼續驅趕俘民|運土到城下,拓寬坡道外,曹師利也正式將草草休整一日的嵐州漢軍調上前陣,與滎陽降軍輪番通過坡道攻城。
而鞏縣守軍這邊,除了在城墻內側搶建一條登城道外,還連夜在城墻內側用梁木搭建出四座箭樓,并用木板在箭樓與城墻之間鋪設出供甲卒進退的狹窄棧道。
城墻很是狹窄,內側垛墻之間的城道僅一丈五尺寬。
一旦叫敵軍強攻城墻,守軍從城墻兩側壓制敵軍,以及從城墻內側搶建出來的狹窄登城道增援城上,兵力投入強度相當有限,還容易被敵軍壓制。
箭塔與城墻之間用梁木鋪上木板連接起來,每座箭塔哪怕多置四五名甲卒,關鍵時刻也能以最快速度將一小隊精銳勇卒直接投放到城墻上,將敵軍壓制下去。
從巳時起,雙方也沒有太多的花巧可用,就是圍繞僅三四丈寬的坡道以及坡道接上的城墻展開一次又一次的爭奪。
城外除了曹師利驅使嵐州漢軍、滎陽降軍外,摩黎忽也組織一隊隊更精銳的赤扈騎兵,下馬披甲作戰,加強對城墻的進攻強度。
而城內,城墻之上主要還是用守陵軍士卒輪替防守,但除了箭樓之上用桐柏山卒持弓弩協助作戰,在敵軍登上城墻,或守陵軍士卒被打得節節敗退、難以招架之下,桐柏山卒則從箭樓棧道及登城道登城作戰。
戰局的發展恰如徐懷所料,虜兵僅來得及鋪造一條坡道攻城,即便不斷填土拓寬,進攻面也極其狹窄,又沒有其他攻城戰械輔助,即便一次次短暫時搶上城墻,也被徐懷、王舉、郭君判等人率精銳甲卒毫無留情的趕下城去。
北城長墻之上的守陵軍將卒初臨血戰,也是膽顫心寒。
面對虜兵不計傷亡的強攻,守陵軍將卒在城墻之上結陣不夠嚴密,陣腳不夠穩固,基層卒伍里又缺少敢搏命、氣力過人的武勇悍卒去擋敵軍鋒芒,自然就沒有能力將虜兵完全壓制在城墻之外。
而一旦叫虜兵登上城墻,守陵軍陣腳在狹窄的空間里就會被擠壓得支離破碎。
看著身邊袍澤一個個被砍倒、刺死,又不知道什么時候冷箭會從垛口又準又狠的射來,踩著被鮮血浸漬得又黏又滑的地面,守陵軍將卒心志稍有不堅,便會被如猛浪撲來的虜兵打穿、打潰。
不過,桐柏山卒卻始終是虜兵無法摧垮的磐石,看到守陵軍有支撐不住,就會及時頂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昌县|
四会市|
尤溪县|
青阳县|
尉氏县|
松原市|
且末县|
兰西县|
广安市|
盐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濉溪县|
黎平县|
抚顺县|
西峡县|
临漳县|
广德县|
菏泽市|
彭阳县|
宁河县|
梅河口市|
荔波县|
贵阳市|
玉溪市|
柯坪县|
正镶白旗|
萨迦县|
渭南市|
伊川县|
沁水县|
龙里县|
屏山县|
临朐县|
固镇县|
千阳县|
周至县|
汶上县|
北票市|
黎平县|
晋中市|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