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更俗最新小說》
第(1/3)頁
王舉、徐武等人留在府州城,負責接應后續人馬潛入府州,徐武磧、徐心庵、王章等人則先行前往勝軍堡接管那里的防務,計劃將以位于府州西翼、管涔山西段山嶺之中的勝軍堡作為突襲嵐州、太原的前進營地,后續人馬將陸續往勝軍堡集中。
徐懷則在牛二、烏敕海、史琥等十數人的簇擁下北上前往偏頭砦。
偏頭砦在府州一城七堡防御體系里,地位最為重要,甚至不在府州城之下。
大越兵馬在此不知道在此曾與試圖往南蠶食土地的黨項人血戰多少場,顧氏子弟、府州軍民也不知道在這里埋下多少尸骸。
而當年無人問津的荒蕪小砦,經歷數代人修繕不輟,如今已成峙立黃河西岸、抵御黨項人的軍事要塞,除了堅厚的城墻外,朝廷還在嵐谷縣北部修建一道綿延百余里的邊墻,將偏頭砦與嵐州北部的廣武、陽口等軍寨銜接起來,阻擋黨項、契丹所屬的蕃民越境劫掠。
管涔山北麓與西山之間是一片東西綿延百里、南北縱深數十里的低嶺,牧草豐茂,乃名草城川。
因此偏頭砦與廣武、陽口等砦之間的這道邊墻,又被稱為草城川邊墻。
鄭懷忠授令府州接納契丹殘族南遷,顧氏雖然沒有反對,但還是以偏頭砦為界,只允許契丹殘族進入偏頭砦以北的府州北部地區,甚至限制他們渡河進入西岸的麟州。
實際上,顧氏只是允許契丹殘族進入草城川邊墻以北、西山南麓低嶺地區,這里之前一直以來都是大越與黨項、契丹的緩沖區。
而這一地區的東部,位于嵐谷縣境內,乃是曹師雄所部降附軍所占據的地盤。
為防范府州有可能沿著管涔山與西山之間的草城川,從偏頭砦往東出兵,曹師雄在嵐谷城的西北、廣武砦的西面,對舊有的一座小型哨塞進行增建加筑,駐以數百精銳;曹師雄同時還在嵐谷縣西南桃花沖,也是徐懷處決曹師雄之子曹軒文的地方修筑塢寨,與嵐谷城共同組成對府州的防御線。
赤扈人除了將最早依附于其的昌章部兩萬余眾遷入朔州外,還往明面上作為降將蕭干、岳海樓封地的大同(云州)、應州遷往數萬蕃民。
很顯然赤扈人在決定二次南侵之前,就已經著手將云朔地區作為核心地區進行經營,使其勢力重心往南轉移。
徐懷沒有在偏頭砦逗留,他持有顧繼遷所簽發的令函,直接從偏頭砦穿過繼續北上。
無論是府州,還是景王趙湍在蒲坂,過去一個多月與契丹殘族多有接觸,徐懷等十數人從偏頭砦北上,前往契丹殘族控制的區域,也不會引起誰的懷疑。
抵達蕭林石帥帳所在的柏林峁,徐懷也只是交上信印、文函,與外圍警戒的契丹斥侯說他乃是奉景王趙湍之令前來接洽的使者,然后靜等斥候前往簡陋的營城通稟。
柏林峁有一片古柏林,種植山坳里,徐懷也無從得見,不知道是不是早就毀于戰火,他勒馬停在黃河岸邊。
柏林峁黃河流段,都夾于曲折深峽之中,涯岸距離滔滔流水有十數、數十丈不等,沒有天然的渡口可以到對岸去,兩岸又峁塬縱橫,將地形切割得支離破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崇礼县|
楚雄市|
永新县|
湟中县|
翼城县|
咸阳市|
民丰县|
若尔盖县|
新巴尔虎右旗|
铁岭县|
寻甸|
卢氏县|
保定市|
绥化市|
宁明县|
阜平县|
康保县|
汪清县|
扎鲁特旗|
额尔古纳市|
西乌珠穆沁旗|
浏阳市|
内黄县|
平山县|
新绛县|
荣成市|
景谷|
康乐县|
都江堰市|
江都市|
泸溪县|
两当县|
银川市|
镇原县|
亳州市|
阿拉善盟|
西青区|
乌恰县|
南澳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