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議事-《更俗最新小說》
第(1/3)頁
荊江以北、漢水以西與荊州治江夏縣、荊州下屬荊門以南所圍出來的區域,漢末吳國曾置監利郡,前朝改置沔州,大越立朝之后改稱復州。
這一片傳統意義上的荊東地區,被長湖、瓦子湖、白露湖、洪湖等湖蕩以及橫貫這諸多湖蕩的南襄河分割為南北兩個區域。
南襄河以北大體還在官府的控制之中,而南襄河以南臨江地區,地勢上為串接南襄河的諸湖蕩與荊江夾峙住,此時除了最東側、緊挨漢水的漢陽城外,其他都已落入洞荊聯軍的控制之下。
而整個臨江地區,淤積成陸的時間較晚,除了地勢低陷,汛季直接受到荊江洪水的嚴峻威脅之外,受漢水南侵的災害也比北面更為嚴峻——漢水中游遇大汛,洪水十之八九都會往右岸傾灌到長湖、瓦子湖、白露湖、洪湖諸湖蕩之中,再通過諸湖蕩與荊江之間的水口、穴口,流入荊水。
這樣的大災幾乎每隔五六年、七八年就會發生一次,再加上荊江水災的疊加,臨江地區的民眾生存環境異常艱苦,人口以及村寨也極為稀少,多以捕撈、船運為業,也是洞荊聯軍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不過,洞荊聯軍雖然已經大體控制住臨江地區,但是一方面時日尚短,另一方面洞荊聯軍在官兵的圍剿進逼之下朝不保夕,缺乏足夠的安全感,暫時還沒有哪家想過要在臨江地區扎根。
當然,受限于物資的匱乏以及義軍之中缺乏經世致用、能統攬全局建設的人物存在,暫時還沒有哪家勢力有能力在水災頻繁、地勢低陷的臨江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屯墾。
更多僅僅是在原有村落或漁寨的基礎上,建造一些防御性的哨寨、塢堡。
徐懷、史軫判斷葛伯奕執掌荊南制置使,不可能快速解決已經成勢的洞庭湖民亂,荊湖北路的兵馬,也僅夠重點城池的防御,兩路兵馬聯手都有可能壓制不住洞荊聯軍。
預計到接下來三四年間洞庭湖周邊州縣局勢都有可能出現反復。
徐懷決定將蔣昂當作一步大棋去落,最為核心的一點,就是助東洲寨在白露湖以南的臨江地區扎根,也就是建立根據地。
東洲寨實現自給自足的同時,還能快速吸納周邊的小股流民、義軍勢力壯大起來,從而在義軍內部真正獲得足夠的話語權。
鐵匠鋪里不宜長談,入夜后蔣昂與趙善潛往后巷東首的宅院,再次與姜平見面。
在白露湖與荊江之間,就有著約近二十里縱深的區域適宜屯墾,之前就有四五座小型村落分布,居住著不到兩百戶人家,也是東洲寨的勢力范圍,平時并無滋擾。
這小兩百戶人家,除了主要以捕漁為業外,也在村落旁近開墾灘地耕種糧食,但面積很有可限,可能只有一兩千畝糧田,受水災泛濫限制,產出也僅夠填補一部分口糧的缺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敖汉旗|
和政县|
册亨县|
高陵县|
洛浦县|
响水县|
乳山市|
济阳县|
金溪县|
太康县|
夹江县|
广河县|
邻水|
犍为县|
寿光市|
齐河县|
铁力市|
综艺|
西和县|
泸西县|
剑阁县|
铜陵市|
清原|
绥宁县|
祥云县|
开原市|
囊谦县|
四川省|
连南|
沛县|
新乡县|
枣强县|
江西省|
安多县|
融水|
大埔县|
台中县|
高安市|
水城县|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