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二章 踏營-《更俗最新小說》


    第(2/3)頁

    主導這次兵馬集結、圍剿契丹殘兵的幾名布曲寺上師,都想著派人對逃到兩翼坡地的散騎、潰騎下令,令他們到南側谷口,也就是繞往這支神秘援兵的背后集結,可能有前后夾擊這些神秘援兵的良機。

    然而部落貴族出身的幾名千夫長,見這支神秘援兵直奔大營而來,則策馬在大營中奔走哇哇大叫,命令百夫長們快快率領所部到大營的南柵墻后列陣備戰(zhàn)。

    地廣人稀的吐蕃高地分布大量的草甸、草場,牧業(yè)要遠比農業(yè)發(fā)達,不缺戰(zhàn)馬;大理也主要是通過茶馬道,以茶鹽布匹跟蕃人交易馬匹、草藥等物資。

    因此集結于神玉山這處平壩之中的七千蕃兵,絕大多數都是布曲寺從朵甘思北部諸部抽調的騎兵部隊。

    不過,峽口外側的這處平壩看似開闊,最寬處十二三里,最窄處乃是南北兩側的出口位置,僅有千余步寬,南北通長二十余里,容納七八千人扎營沒有一點問題,但將兩萬余戰(zhàn)馬、牦牛(充當補給、馱運糧秣物資)等都拉進來,那就????????????????有些擁擠了。

    更何況那么多的馬匹、牦牛,需要數十萬畝的草甸放牧才能養(yǎng)活。

    蕃兵總不可能學契丹先遣人馬,撤入深峽之中,就直接將一大批牲口屠宰曬成肉干或醺制臘肉儲存起來,盡一切可能減少將有限的草料讓給戰(zhàn)馬食用。

    因此七千蕃兵主要集結于峽口外的簡營里,而馬匹、牦牛等牲口則分散于周邊的壩原、丘陵之間放牧。

    也是看到蘇蕈、徐憚率領五百余騎不聽勸阻,堅持從南面北上,蕃人才緊急調來兩千余匹戰(zhàn)馬,以為有兩                    以為有兩千騎兵足以用來攔截、殘滅擅闖過來的商團武裝。

    大部分蕃兵這時候戰(zhàn)馬都不在身邊,千夫長們看到這支殺散他們攔截騎兵部隊的神秘援兵徑直往大營這邊殺來,倉促間也只能讓更多的兵卒填到柵墻之后列陣備戰(zhàn)。

    蕃兵對蘇蕈、徐憚他們的到來,除了在側翼集結兩千騎兵試圖攔截之外,再無別的防備。

    南側柵墻也并非是那種用兩層密集柵木插地、中間填土夯實、上面可以站立將卒進行守御、高逾丈余、額外還有垛墻的堅固砦墻。

    南側柵墻僅僅是一道長約四里,用手臂粗細原木搭建、中間縫隙大得小羊可以鉆過去、不足一人高的單層柵欄。

    蕃兵將更為堅固的柵墻,建在封堵峽口的一側。

    南側倉促起拉過來的十數只拒馬,也是又矮又小,縱馬就能越過。

    蕃兵平時主要也持刀弓在馬背上作戰(zhàn),下馬作戰(zhàn)既談不上經驗豐富,也缺乏鋒利的長矛與堅固的盾牌,去抵擋騎兵陣列鑿穿式的突擊。

    之前與蕭燕菡、張雄山他們統(tǒng)領的先遣兵馬作戰(zhàn),蕃兵這種劣勢還不太明顯。

    畢竟蕭燕菡、張雄山他們一直都極力避免大規(guī)模的正面交鋒。

    同時在通天河中上游沿岸地形開闊,蕃兵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無需下馬結陣作戰(zhàn),而是仗著以逸待勞的機動優(yōu)勢在側翼進行纏斗、游斗,又或者大規(guī)模的迂回包抄圍堵,就足以令蕭燕菡、張雄山他們疲以應對。

    然而在面對蘇蕈、徐憚所率的輕重甲騎及步甲混編鑿穿陣列,蕃兵的劣勢則徹底暴露出來。

    兩百重甲騎居中,百名步甲持盾保護輕甲騎前翼,遮蔽蕃胡弓弩射擊——弓臂松軟的騎弓在十數二十步距離,對瘊子甲及馬鎧保護的重甲騎以及盾牌、鱗甲保護的步甲根本形不成威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筠连县| 石首市| 双峰县| 镇远县| 泌阳县| 乐安县| 调兵山市| 宜黄县| 天津市| 和林格尔县| 龙州县| 新源县| 来凤县| 邯郸县| 顺义区| 县级市| 漾濞| 淮阳县| 兰州市| 温宿县| 报价| 镇宁| 喀喇沁旗| 封开县| 巴中市| 高雄县| 定襄县| 呼伦贝尔市| 昆山市| 邢台市| 永德县| 习水县| 长寿区| 莆田市| 鲁甸县| 桂平市| 泗阳县| 永清县| 周至县| 上饶县|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