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求票,求訂閱 不管眾人的意猶未盡,埃爾維斯快步的選擇離開,因為,他沒有撒謊,他自從也是一個碼頭工人。 不過,與大家不同的是,他信仰的不是國教,也就是安立甘宗。 他信仰的是從歐洲大陸傳過來的新教——加爾文宗,如果更加準確一點的話,他信仰的是教派,日后鼎鼎大名,信仰者一律被稱作清教徒。 所謂的清教徒(Puritan),是指16世紀上半葉開始的宗教改革運動席卷了整個歐洲大地,德國的馬丁·路德、法國的加爾文成為改教后基督教新教的領袖。 由于英格蘭國教的專橫,宗教改革姍姍來遲,但英格蘭國教徒們還是受到了來自加爾文教義的影響,而且還很大。 1524年,英格蘭人丁道爾把新約圣經翻譯成英文,他可以說是英國的第一位清教徒。 早期清教徒希望完全按照《圣經》的原則生活,順服圣經的教導可說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丁道爾的目標就是讓英國每位識字的人都擁有一本圣經。 歷史上,將在英國的新教徒,那些信奉加爾文教義、不滿英國國教教義的人稱為清教徒。 而由于英國的宗教迫害,大部分清教徒都逃亡到了美國,所以人們說起清教徒,一般指的就是美國的清教徒。 而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五月花”號船,美國移民的先驅,里面的一百多號人,都是清教徒。 什么是清教徒? 清教徒不僅僅是一種派別,更加是一種態度,一種傾向,一種價值觀,它是對信徒群體信仰的一種統稱。 清教徒是最為虔敬、生活最為圣潔的新教徒,他們認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喚”。 認為每個個體可以直接與上帝交流,反對神甫集團的專橫、腐敗和繁文縟節、形式主義。 他們主張簡單、實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如果是這樣的話,英國后來就不會大肆打壓清教徒。 這些清教徒一直不滿意國教的改革,或者是,是不滿意改革的不徹底。 發展到最后,甚至變成了支持國家共和,反對君主制,要求教會支配國家,而非國家支配教會。 當然,如此極端的情況下,必有人不滿。 于是清教徒一分為二,溫和的長老派和獨立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