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求票,求訂閱 時間飄逝而過,一眨眼的功夫,時間已經到了1559年。 這幾年間,法國和西班牙雖然都忙著對付自己國內的加爾文派,但對外的戰爭卻沒有落下。 意大利,成為了西班牙和法國爭奪南歐霸權的犧牲品。 第一時期:1494—1504年。這一時期的核心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 結果法國先后獲勝,相繼占領米蘭和倫巴第。1500年,法西兩國勾結占領了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兩國因分贓不均爆發戰爭。 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亞諾河畔一戰,西軍獲勝,法軍被迫放棄那不勒斯王國,使其淪為西班牙領地。 第二時期1509—1515年,1508年12月,由于威尼斯共和國借驅逐法國之機大肆擴張領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勢力聯合起來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員包括西班牙、法國、羅馬教皇、“神圣羅馬帝國”),共同對威尼斯作戰。 結果以法國占有米蘭,西班牙占有那不勒斯。 第三時期,1521—1559年。西班牙和法國簽訂卡托-康布雷齊和約,爭奪意大利戰爭正式終結,西班牙取代法國,控制了意大利。 當然,與歷史上不同的是,這次愛德華并沒有派兵參加這場爭奪戰,所以這次條約,也沒有像歷史上那樣,犧牲英國的利益。 沒錯,歷史上瑪麗女王在世的時候,為西班牙而戰,結果喪失了英國在法國的唯一據點——加萊。 法國國王的頭銜,真的成為了虛名。 所以,這場條約的簽訂,與愛德華的關系自然不大了。 如果硬要說有關系的話,那就是一個:青銅炮隨著意大利戰爭走進了歷史舞臺。 穿插一條新聞,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查理五世在1558年去世。 如此,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與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正式宣告分裂。 與此同時,西班牙也傳來喜訊,愛德華的姐姐,瑪麗王后,在意外流產一次后,以四十歲高齡,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產下一個王子,取名查理。 在聯合王國,愛德華的妻子,蘇格蘭女王為愛德華產下一個王子,也是不列顛王國的繼承人。 對于他的名字,愛德華可謂是思考了許多時間,最后,大筆一揮——查理。 沒錯,我們的王國的第一任繼承人為查理.都鐸。 至于為什么取這個名字,愛德華純粹是為了好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