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動亂的法國-《我的大不列顛帝國》
第(2/3)頁
外交上,在新教一方,安得洛出使德意志,取得部分新教諸侯的支;在聯(lián)合王國,佩里格男爵則帶來了胡格諾的具體出兵條件,要求派出六千人給胡格諾,條件是要得到勒阿弗爾、魯昂和迪埃普等地,也就是整個諾曼底地區(qū)(魯昂曾是諾曼底公爵的首府)。
天主教一派做得并不比新教一派高尚。
他們也積極尋求外援,向西班牙國王和教皇也做出不少讓步,就連薩伏依公爵(以后意大利的撒丁王國,統(tǒng)一了意大利),提出的條件也不亞于愛德華,他要求法國割讓意大利的都靈。
而按卡托—康布雷條約,都靈應屬于法國。
5月8日,法國國王查理九世正式請求天主教世界的軍事援助,包括西班牙、瑞士天主教州、德意志天主教諸侯、薩伏依、教皇及意大利的大小公國城邦。
而凱瑟琳王太后得知孔代親王不顧她的死活把信件公開,已是氣惱萬分,現(xiàn)在又聽說新教徒與英國達成這一賣國條約,更是怒不可遏,她看清了,孔代和吉斯一樣可惡。
就象她后來說的:“我深深了解他們,除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和野心的滿足外,對上帝國王和我均無甚敬愛之心,如果上帝恩待,我將不容許被任何人指使。”
說起來諷刺,凱瑟琳這個意大利人,倒比那些土生土長的法國人更在意法國的榮譽。
但她卻無法知曉,不止是新教徒,天主教同盟賣起國來,毫不手軟,只不過,她不知道罷了。
除了奧爾良和巴黎,胡格諾派和天主教同盟爭奪最激烈的,還要屬于諾曼底地區(qū)。
沒錯,就是愛德華頭頂上的那個諾曼底公爵頭銜的所在地,也成為了戰(zhàn)區(qū)。
而胡格諾派在諾曼底的頭領,則是前王國蘇格蘭衛(wèi)隊隊長加布里埃爾伯爵。
沒錯,就是那個刺死亨利二世,然后被寬恕的那個騎士。
被亨利二世寬恕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領地,而他的領地是就在諾曼底地區(qū)。
結果,他接受了加爾文派的洗禮,成為一名新教徒。
然后,孔代親王則派遣自己的副官馬里尼,充當他的助手。
在加布里埃爾伯爵以及胡格諾教徒的英勇奮戰(zhàn)下,諾曼底首府魯昂被拿下。
然后,副官馬里尼則取得勒阿弗爾,這個諾曼底地區(qū)最大的港口,胡格諾派系從而可以與英國公然往來;在卡昂、巴約和下諾曼底的大部分地區(qū),民眾們毀壞了修道院的教堂的神像,奪下發(fā)往巴黎的王室稅收。
上諾曼底的科德貝克城投向新教一方;
奧爾良和魯昂這兩個城市的占領,使得敵方無法從盧瓦爾河及塞納河向巴黎運送一切東西。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眉山市|
江北区|
延津县|
新源县|
绵阳市|
明光市|
巩义市|
瓦房店市|
开鲁县|
沐川县|
红原县|
汾阳市|
汝城县|
赣州市|
库伦旗|
横峰县|
土默特左旗|
临澧县|
兰州市|
定州市|
柏乡县|
定边县|
天柱县|
建阳市|
清流县|
三明市|
会理县|
香港|
伊金霍洛旗|
应用必备|
专栏|
本溪市|
渝中区|
平凉市|
监利县|
沙湾县|
南开区|
阳泉市|
玉山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