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于是,國王陛下規定,只有男爵及其以上爵位的,且七歲及十歲之間的貴族子弟才可以進入,其中,內閣成員也擁有一個推薦名額,作為內閣大佬的特權。 哪怕是如此,適齡的貴族子弟也達到了一百多人。 這也算是培育貴族的基地吧! 為了更好得使這些未來的統治階級成才,國王陛下邀請了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以及皇家科學院的部分院士們,來給他們上課。 數學,拉丁文,英語,天文,地理,歷史,騎馬,射箭,禮儀,繪畫,辯論,以及貴族必學的紋章基礎學。 這個時代,每個貴族都有自己的紋章,這也成為了貴族的標志了。 見面不相識,紋章卻成為了認識的最好中介,每個貴族一生,至少要記住上百了紋章,這才可以算作是真正的貴族。 十二門課,足以讓他們欲仙欲死,學以致用。 貴族,雖然血統的重要性依舊占據主要,但才華的重要卻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平民們通過考試這一途徑,進入官場,與他們爭奪權利的時刻。 貴族和平民的競爭,更加激烈了。 兩派相爭,最后得利卻是國王。 當然,溫莎學院最大的突破則在于,它將女性容納進來。 雖然是男女分開教學,但卻是一大突破。 也就是說,這個時代,女性貴族受教育的途徑,除了修道院以外,另增加了一個溫莎學院。 男女分學的舉動,在貴族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貴族中,反對者和支持者皆有,但反對無效,國王的命令不容置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