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以說沒兩年腦溢血干不出來這種事,能得罪的都得罪完了。 攤上這么個外公,有時候他面對云苓夫婦,心里都覺得尷尬。 “母妃,世家起落榮衰很常見,沒有哪個世家能永遠興盛下去。封家李家都一樣,左右二相權傾朝野,風光了大半輩子,最終都是要退隱的?!? 燕王沒什么野心,看待這些事情反倒出乎意料的尋常。 李貴妃氣的胸悶,“本宮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可你現在還沒有完全立住,你外公不能在這個時候倒臺!一旦事成定局,過兩年本宮給你娶側妃的話,能選擇的姑娘就遠不如現在了!” 在李貴妃看來,李右相最好能安穩地做到七十歲致仕,讓燕王在這幾年里,能借助他最后的力量盡快立起來。 礙于第五瑤東楚公主的身份,燕王起碼兩到三年內都不能娶側妃。 如果李右相現在就倒臺,李家的威望勢力打了折扣,那今后燕王的側妃人選,就只能從三品官員以下的世家千金中挑選了。 燕王一聽到側妃和立業就頭大,想也不想地拒絕道:“母妃你別白費口舌了,我不喜歡入仕,將來也不會入仕的,我只想做個逍遙王爺,跟瑤瑤一起做生意?!? 他都答應第五瑤了,以后要一起天南地北走遍諸國,還要去海對岸那些西洋人的國家看看。 李貴妃差點氣撅過去,怒道:“你是本宮唯一的兒子,竟然說出這種話來!你這般毫無進取之心,將來你外公致仕了,你怎么把李家撐起來!” 燕王沉著臉不說話。 他不想入仕,甚至是抵觸入仕,這也跟李貴妃曾經的教導和做法脫不了干系。 自打懂事以后,得知李貴妃讓他多次冒領蕭壁城功勞的用意,他心中就總有份歉疚和罪惡感。 因為這份罪惡感,燕王愈發反感插手朝政之事。 他愿意為父兄分憂,但不想陷入權利爭奪的漩渦。 “你個沒用的東西,整天玩物喪志,就知道是那東楚九公主把你給帶壞了!” 她這個兒媳婦,每過一陣子就要讓東楚送對西洋人的玩意兒來,弄的燕王無心政事,看得她火氣冒。 燕王聽到這話,臉色也黑了下來,“母妃這話有失偏頗,瑤瑤是在幫忙籌備開鐘表行的事,這哪是玩物喪志。” 蕭壁城跟公子幽想合開鐘表行,第五瑤一直在幫忙搜集各種西洋鐘表,好能進行拆卸研究,讓大周工匠也學會這制表工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