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子之位空懸已久,多年來朝中各黨派各有所思,但蕭壁城一直是呼聲最高的那個。 雖因眼疾沉寂了兩年,但他恢復雙目后勢如破竹,又在宮變之時守衛皇城于危難之際,可謂是天下百姓眾心所望。 冊立蕭壁城為太子,朝廷眾臣沒有意見,賜五皇子封王開府,他們也不意外。 但對于封皇后和皇貴妃那突如其來的處罰,金鑾殿眾人驚愕地炸開了鍋。 “這……陛下怎么突然要廢黜皇后,還賜下死罪?” “你難道還不知道么?聽聞廢皇子當年從高閣墜落癡傻,這里面有皇后的手筆呢,如今怕是在清算前塵舊案。” “可陛下不是要勒令皇后去宗祠禁閉么,怎么突然……” 眾臣心中震驚疑惑,整個朝廷都知道昭仁帝與皇后青梅竹馬,情誼非同尋常,便是要清算前塵舊案,也算不可能廢殺之。 這是怎么回事? 他們下意識地看向封左相,卻見后者沉默地站著一動不動,雖面容微白,卻神色平靜,顯然早已得知了昭仁帝的旨意和其中緣由。 李右相就沒那么淡定了,他眸帶驚色地急聲問道:“老臣敢問陛下,皇貴妃娘娘犯了什么錯,讓您要降位嚴懲之?” 昭仁帝目光滄桑地招了招手,“福德,扶朕回養心殿,讓御史大夫上前宣告眾卿吧。” 福公公趕忙上前,心疼地扶起了昭仁帝,他走后朝臣面面相覷,御史大夫面色沉重地抱著簿子上前。 御史大夫,地位僅次于丞相,負責督察百官,主管彈劾、糾察官員等事宜。 在他的宣讀下,封皇后過往做所的一切很快被宣告于眾,皇貴妃也沒能逃掉口誅筆伐。 金鑾殿中的抽氣聲此起彼伏,直到許久后,眾臣才終于散去。 未央宮中,皇貴妃很快就接到了降位的詔書。 福公公宣讀完旨意,好心叮囑了幾句,“老奴也算看著李貴妃娘娘長大的,今日便厚著老臉斗膽多說幾句。靖王殿下今非昔比,您平日里多少收一收脾性,莫壞了他與燕王殿下的兄弟情誼,否則對燕王殿下沒有好處,只有壞處。” 李貴妃再怎么說也是蕭壁城名義上的母妃,往后只要她安分守己,不想些有的沒的胡亂生事,光憑這份撫育之恩與燕王靖王二人的情誼,就能有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臣妾接旨,謝主隆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