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算是后來沒有戰爭了,美軍的師級編制還在一萬六千人到一萬八千人左右呢。 如此算來,一個人能頂五個師,可就是十萬大軍了。 如今徐光啟就算是頂不了五個師,起碼頂五個衛所沒有啥問題吧? 崇禎皇帝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徐光啟還能說什么?還想說什么?感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僅此而已。 崇禎皇帝卻是來了精神,干脆吩咐道:“詔內閣首輔溫體仁,兵部尚書崔呈秀、戶部尚書郭允厚、工部尚書薛鳳翔來此見朕。” 皇家學院一直是處于誰都知道這么個地方,但是里面什么樣兒,除了皇家學院相關的人之外,剩下的人就誰也不清楚的這么一個狀態。 大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除了溫體仁和張惟賢曾經跟著崇禎皇帝來過之外,剩下的都知道大明有這么個組織,但是誰也沒有來過。 如今得了機會,崔呈秀和郭允厚還有薛鳳翔總算是能好好瞧瞧這皇家學院到底是個什么樣兒的存在了。 但是讓幾人失望的是,一旦試圖左右看一看,不管是領路的太監還是隨行的錦衣衛,都會重重的咳嗽一聲,倘若不理會他們,領路的太監就會陰惻惻的問一句:“大人這是往哪兒看呢?” 無奈之下,幾人只得壓住了心中的好奇,隨著領路的死太監向著試車場所在的位置而去。 等到了試車場,已經等候多時的崇禎皇帝干脆吩咐道:“徐愛卿,命人再將這東西跑上一圈。” 事實證明,能混居朝堂高位的就沒有一個是傻子,尤其是閹黨里面的高層,就像是薛鳳翔一般。 這傻大笨粗的蒸汽機車還沒有跑完一圈,薛鳳翔的眼睛就已經放光了:“啟奏陛下,不知此物為何人所制?當賞!” 崇禎皇帝笑瞇瞇的道:“此物乃是徐光啟徐愛卿與墨家鉅子墨燁所制,日夜兼程而不倦。” 薛鳳翔點點頭,應道:“陛下所言極是,此物若是用于貨物轉運,必然可以大大的提升運力,勝牛車馬車多矣。” 就連郭允厚也跳出來贊同——有了這東西,從南直隸到北直隸,這中間能節省的時間得多少?能多拉動的貨物又有多少? 崔呈秀不干了,合計著這么牛逼的軍國利器你們兩個渣渣要拿來拉貨?當牛車使喚?他娘的,你們腦子讓驢給踢了吧? 把郭允厚和薛鳳翔當二傻子看的崔呈秀躬身道:“啟奏陛下,此物應當先用于軍中,不論是士卒調動還是物資轉運,都要比原來方便的多,不應先用于民間貨運之事。” 溫體仁身為朝堂大佬,自然不應該先開口說話,當下微瞇著眼睛,和崇禎皇帝一起聽著崔呈秀和郭允厚還有薛鳳翔三個人辯論。 直到三個人都快吵出了火氣,眼看著都快要變成全武行了,溫體仁才咳了一聲,止住了三人的吵鬧,躬身對崇禎皇帝道:“啟奏陛下,不知此物造價幾何?工期多久?” 崇禎皇帝有些遺憾,今天沒看成打架的好戲,太他娘的遺憾了。 指了指徐光啟,崇禎皇帝才道:“這個事兒,得問徐愛卿,朕也是剛剛知道,這不就把你們給喊過來了么。” 等徐光啟大概的說了一下工期一類的問題之后,溫體仁才開口道:“啟奏陛下,此物用于軍中或者是民間,都是極佳的利器。而此物所以受限,不過是這兩根鐵軌鋪設所用的時間罷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 就算是后世,修鐵路修高鐵那還需要時間呢,更何況大明現在的情況,想要把鐵路修遍全大明,到自己駕崩的那天能不能搞定還不知道呢。 溫體仁又接著道:“臣以為,陛下既然有意平定建奴,不妨先用于軍中。 然則畢竟是新生的物事,最好還是擇一地先試行之,再推廣于天下。” 崇禎皇帝笑瞇瞇的問道:“溫愛卿以何哪里最合適?” 郭允厚此時已經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 這還用問么,肯定是山海關啊,軍中啊,關老子戶部什么事兒啊。 就在郭允厚失望無比的時候,就聽溫體仁道:“啟奏陛下,臣以為由京城至通州最為合適。等到京城至通州的路段試行沒有問題之后,可以再向著山海關方向修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