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而溫體仁還沒有想好回家之后是往新明島去還是留在大明,崇禎皇帝的回復就已經到了——王承恩親自過來了一趟。 對于大明朝外朝的官員們來講,王承恩雖然牛逼,可是離的太遠,反倒是不如各部和內閣牛逼。 但是對于京官,尤其是京官中的京官,內閣和六部來說,王承恩這個輕易不開口也輕易不出宮的死太監一旦要辦什么事兒,那基本上都是代表了崇禎皇帝的意思。 反正從天啟七年到眼下的崇禎七年,王承恩還從來沒有替自己討過什么好處,替崇禎皇帝背的黑鍋倒是不少。 連忙命人去準備酒菜之后,溫體仁就將王承恩請進了堂屋,先上了好茶一起喝著,然后才問了王承恩的來意。 王承恩倒也不藏著掖著,而是起身后直接笑著說道:“皇爺命咱家給溫大人帶句話兒。” 見溫體仁當時就站了起來準備行禮以聆聽圣諭,王承恩又笑著道:“溫大人不必如此,陛下說了,溫大人坐下聽著便可。” 溫體仁向著王承恩拱了拱手,卻是沒有坐回去,而是保持了站立躬身的姿勢。 王承恩十分滿意溫體仁的態度,笑道:“陛下說了,溫愛卿忠心任事,區區流言不必放在心上。陛下還說了,卿不負朕,朕不負卿。” 溫體仁這才作揖道:“是,臣恭領圣諭。” 直起身落座之后,溫體仁才試探著問王承恩道:“外面的流言,陛下也知道了?” 王承恩笑道:“陛下已經知道了,什么遭了瘟的說法,溫大人不必放在心上。陛下現在已經命錦衣衛嚴查此事,早晚都會有個結果。” 溫體仁還是不放心:“公公也知道,自天啟七年至崇禎六年,這眼看著就崇禎七年了,這天災可當真是沒少過,而這正好是溫某入閣正今……” 王承恩笑道:“那天啟元年到天啟七年的天災有多少,溫大人可是不知道還是怎么的? 如果當真不知道,您大可以去調戶部檔案,皇爺還特意吩咐了,錦衣衛北鎮撫之中相當的資料,也可以讓溫大人調取。 皇爺說了,天災是因為底下的那些個官員們不知好歹以致于上天震怒,與溫大人無關。 畢竟要真個較起真來,天啟年間的事兒又該算到誰頭上去?是東林黨還是魏公公?” 溫體仁這才大概的放下心來。 天啟元年到天啟七年的破事兒,實際上也是多的一逼,只是魏忠賢那個死太監夠牛逼也夠不要臉,不光沒鬧出什么太大的亂子來,還順手把東林黨給玩了。 當然,明面上來說,是魏忠賢玩了東林黨,實際上人家根本就沒有傷筋動骨,更談不上被玩死。 至于說天啟年間的天災還有鬧出來的那些個小亂子,放在整個大明上來看,連疥癬之疾都算不上,撐死了有些癢癢而已,遠不如崇禎皇帝登基之后的這七年里玩的大。 也沒來得及在溫體仁家里蹭頓飯,王承恩便匆匆忙忙的回到了宮中向崇禎復命:“皇爺,溫大人的去意已消,當是不會再出什么問題了。”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這才尋思起了別的事兒。 遭瘟,朱遭瘟,豬遭瘟,這他娘的就是損了溫體仁還順便把自己給罵了。 但是許顯純目前回報過來的消息表明,崇禎皇帝遭瘟了這句話根本就是民間自己傳起來的,而不是什么有心人推動。 這就很讓人蛋疼了。 但是更蛋疼的事兒還在后面,遠不止這么一首童謠的事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