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錯,弗朗西斯科·桑切斯確實是這么認為的,憑著差不多三萬大軍,怎么著也能解決掉那些個明國蠻子了。 畢竟當初傳教士馬丁·德·拉達在給墨西哥總督的信中已經提出了征服明國的計劃。 “中國人根本就不喜歡戰(zhàn)爭。他們完全依靠人數(shù)優(yōu)勢和城墻設防。如果有任何堡壘被占據(jù),他們就將屈服。因此,我相信(在上帝的幫助下),他們可以被制服,他們幾乎沒有力量。” 而自己的前任,總督弗朗西斯科·德·喪更是向腓力二世提交了一份完整的計劃。 弗朗西斯科·喪其認為只需要四千士兵可以攻下大明,并以福建省為突破口,攻下后其中三千人占領整個省,而后在東南亞和日本招募流民五千人,以補充后續(xù)兵力。 這個計劃在腓力二世的支持下得到了完善——預計派出一萬兩千名士兵,并在印度招募五百士兵,在日本招募五千士兵。 征服明朝以后的行動,首先是建立西班牙學校,灌輸西班牙文化,從根本上抹除大明。 然后在各地建立教堂,改變大明宗教信仰,實行宗教統(tǒng)治,讓中國變成一個天主教國家。 最后,善良地對待他們,向他們展示武力以及宗教,都會使他們堅定地堅持我們。 連如何在中國掠奪相應的財富等等計劃都已經規(guī)劃完全了。 只是上帝太過于偏愛這個野蠻人的國度,后來的荷蘭人獨立和英國佬開戰(zhàn)等等事情一拖再拖,讓這個偉大的計劃最終被擱置。 但是弗朗西斯科·桑切斯最終還是說服了腓力四世和國內那些反對重啟這一計劃的反對派——大量的銀子正在流向明國,尤其是日本閉關鎖國之后,更是只保留下了與明國的貿易。 在有了大量的日本白銀支撐后,這個野蠻的國度正在一步步的變成《馬可波羅游記》里面所形容的遍地黃金的國度。 腓力四世和西班牙當局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而最終同意了弗朗西斯科·桑切斯的請求。 西班牙現(xiàn)在亟需從大明得到大量的黃金白銀,以挽救江河日下的局面,再拖下去,海上霸主的位置便要些野蠻的英國佬坐穩(wěn)了。 而前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優(yōu)秀戰(zhàn)績也證明了明國海軍不堪一擊的事實,讓因為國內局勢越發(fā)不穩(wěn)而頭疼的腓力四世看到了希望。 早在天啟二年年四月,荷蘭東印度公司一聲令下,十二艘精良戰(zhàn)艦呼嘯殺出,目標直指大明王朝,連當時正抱荷蘭粗腿的英國佬也跟著湊熱鬧,派了兩艘戰(zhàn)船來助戰(zhàn)。 兩國如此組團打劫,湊出了一個擁有大小戰(zhàn)艦十五艘和一千多精銳士兵的強大陣容。 而此時曾經吊打倭寇、西班牙的大明水師艦隊,因為缺錢維護,經過了多番裁撤,東南各省水師里的主力戰(zhàn)艦被裁得不剩幾艘。 待到努爾哈赤在遼東建立后金,北方打得昏天黑地,全國的兵馬錢糧都砸到了遼東前線,東南沿海便只剩了點零碎兵馬,平時抓海盜都力不從心。這時正是明朝水師最孱弱的時候。 以歐洲頭號海洋強國的實力,挑戰(zhàn)海戰(zhàn)實力孱弱階段的大明朝,果然一切順利:荷蘭人于這年七月殺到澎湖,把聞訊趕來的明軍打得落花流水。 此后,荷蘭侵略者駐扎下來,不停襲擊周圍的沿海村莊,不但大肆搶掠錢財,還大肆擄掠人口,碉堡也火速修了起來,艦隊增加到十八艘。 整個明朝東南沿海陷入一片混亂,可是因為東北開片,朝堂之上扯皮不斷正事兒不干,沒錢且裝備落后的明軍卻只能苦苦死守。 嘗到甜頭的荷蘭人在第二年六月向明朝獅子大開口:不但要霸占澎湖,還要明朝給他們獨家貿易權,沒有荷蘭人同意,明朝不許同其他任何國家貿易。 此時的明朝水師只有可憐的中小型戰(zhàn)船。荷蘭戰(zhàn)艦的實力,以明朝前線軍將的話說:“前后左右具裝巨炮,當之無不立碎!”這簡直是難以抗衡的海上猛獸! 但是大明朝的奇葩皇帝不少,玩猛獸修仙嗑藥玩女人當木匠的都有,但是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頭鐵。 福建巡撫周祚搞不定紅毛夷人是不是?換! 換上來的是狠茬子南居益——天天發(fā)動攻擊,打不過也不強攻,能相持就修碉堡相持,甚至封鎖海路,斷絕荷蘭人外援,出動火船對荷蘭艦隊發(fā)起自殺攻擊。 荷蘭人最終沒能懟過南居益這個狠人,在明軍的監(jiān)督下,荷蘭人拆除了堡壘,帶著幾百殘兵灰溜溜揚帆而去。歷時兩年的澎湖大戰(zhàn)終于以大明的慘勝而告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