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也不夠用-《回到明朝當暴君》
第(1/3)頁
藩王們多了有什么好處?
如果像崇禎元年之前或者更早的時候那樣沒多少土地,大明百姓們還吃不飽呢,多一個藩王就是多一個禍害。
畢竟藩王這玩意就跟貔貅一樣,都是只吃不拉的角,占著好處不干人事兒還挖著大明的墻角,不斷的擠壓著普通百姓們的生存空間。
不管是從土地還是從錢財或者其他的生產資料上面來說都是一樣的。
但是現在的大明卻是完全不同了。
平定建奴之后,遼東空出來大量的土地,奴爾干空出來的土地更多,甚至于接近三分之一個大明。
本身這些土地已經足夠養活大明現在不到兩億的人口了,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卻又把呂宋和巴達維亞給收歸大明所有,這還是在沒算上臺灣的情況下。
這么多的土地,再加上皇家學院那邊還有個陳足奇在不斷研究著高產作物,說不定哪天糧食就會突然間變得高產,養活現有的兩億人簡直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這些條件加在一起,就造成了地廣而人少的情況,那藩王多了的好處就實在太多了!
藩王們而空出來多少的土地先不說,畢竟大明現在的情況是土地太多而人太少。
也不提藩王們滾蛋會讓崇禎皇帝多一大筆收入——不上貢還想弄塊好地方?
就像朱聿鍵和朱存機那些早期就選擇了置換封地出海的家伙們,不光把封地的土地完整的交還給了大明朝廷,而且還上貢給崇禎皇帝一大筆銀子。
最大的好處是,意味著離崇禎皇帝把地球變成豬圈,世界大戰就是內戰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畢竟這些個藩王再蠢,一旦有了切實的好處,誰不會玩命的發展自己的封國?
而發展封國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不是軍隊,不是科技,更不是錢財,而是人口!
沒有人口,就沒有足夠的軍隊,更沒有足夠的稅收,也沒辦法發展出什么逆天的黑科技出來。
為了足夠的人口,朱聿鍵那些渣渣在開始的時候不光是招募流民,連安家銀子都給發放,替當初已經風雨飄搖的大明解決了多大的問題?
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
只要大明的藩王夠多,這些嘗到甜藩王們為了讓自己的封國內有足夠的人口,什么樣兒的好處許不出來?
銀子?房子?甚至于是媳婦?沒看朱聿鍵那些渣渣在新明島已經出臺了新政,說是多生一個孩子就給十兩銀子?
這些不能當官,只能研究學問的藩王們一旦精明起來后,崇禎皇帝從來都不敢低估他們的下限——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再然后,推恩令讓一個個原本像大象的藩王們變成驢子大小的國家,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還是大明!
或者崇禎皇帝自己在有生之年看不到這一天,但是自己的子子孫孫總是有機會看到的不是?
念及此處,崇禎皇帝干脆開口道:“施愛卿與徐愛卿呢?”
施鳳來躬身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應當以分封藩王與總督直領同時施治,既可防藩王坐大,又不至百姓與我大明離心。”
低著頭瞄了施鳳來一眼,徐鈺山干脆躬身道:“啟奏陛下,臣附議施閣老所言。若僅以藩王分封治之,天長日久,則其地百姓只知有藩王而不知有大明,易生事端。”
反正施鳳來跟溫體仁肯定是互相看著不順眼的,那么自己加上一把火貌似也沒什么?
徐鈺山就差指著溫體仁的鼻子說他沒考慮到這一點,以后再有什么靖難之役就都是溫體仁的責任了。
對于徐鈺山的這點心思,崇禎皇帝自然是看的透透的,卻也不點破,而是直接點了點頭:“施愛卿所言不錯,以總督和藩王分封而治之確實是最佳的選擇。”
賣藩王嘛,不光是大明朝的文官們賣的毫無壓力,朱老四這一系的皇帝們賣起來更是順手。
遼王被廢僅僅是因為文官們的推動和他自己作死?寧王一系為什么不停的想著造反作死?
周王,代王,齊王,珉王,肅王這些大明開國之時就已經存在的王爵哪一個沒被朱老四給收拾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南昌市|
台南市|
台南市|
九江县|
沙湾县|
应城市|
丰城市|
凉山|
永兴县|
崇明县|
扎囊县|
无极县|
克拉玛依市|
綦江县|
信宜市|
威信县|
巴彦淖尔市|
和平区|
新余市|
克拉玛依市|
正镶白旗|
乐昌市|
惠东县|
云浮市|
镇远县|
旬阳县|
临漳县|
达拉特旗|
东源县|
都江堰市|
新乐市|
中方县|
普宁市|
鹿邑县|
铁岭市|
南平市|
磐石市|
固原市|
荣昌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