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由于崇禎皇帝一路上制止了通報的士卒,所以當崇禎皇帝走進了五軍都督府的大堂時,里面正吵的熱鬧,朱純臣的臉色也是一黑再黑。 崇禎皇帝一來,整個大堂上都安靜了,朱純臣很自覺的將位置讓了崇禎皇帝,自己又尋了個位置。 等朱純臣和一眾將領們行完禮之后,崇禎皇帝才笑呵呵的道:“剛才在吵什么呢?這么熱鬧?” 朱純臣躬身道:“啟奏陛下,將士們都想出關北征,因此吵了起來,讓陛下見笑了?!? 崇禎皇帝笑瞇瞇的道:“軍心可用,這是好事兒,憑什么要笑?王承恩,將在場的眾位將軍們都記下來,每人賞銀百兩?!? 手里有錢的感覺就是好,幾千兩銀子說賞就賞出去,崇禎皇帝連一點兒心疼的感覺都沒有,甚至還想笑。 揮手止住了想要謝恩的一眾將領之后,崇禎皇帝才笑瞇瞇的伸手指向一個將領道:“朕記得你。王懷德,上次東征建奴時,你身先士卒,第一個踏入沈陽的。說說看,這次怎么又搶著出征韃靼?” 王懷德根本就沒想到崇禎皇帝會記得自己——大明朝的將領多如牛毛,比自己強的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自己這個沒有背景,只靠軍功一步步升上來的指揮使憑什么讓皇帝記??? 眼睛已經泛紅的王懷德躬身道:“啟奏陛下,微臣祖上曾經參與過土木堡之戰,只是再也沒能回來。” 說完之后,王懷德突然單膝跪地,抱拳道:“請陛下恩準微臣出征!不能報此世仇,微臣無顏面對祖先!”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先起來罷。十世之仇尚可報也!愛卿之請,朕準了!” 紅著眼睛的王懷德不顧自己眼中的淚水沒落,頓首抱拳道:“微臣謝陛下隆恩!” 王懷德站起來退到了一邊,朱純臣的眼睛卻紅了:“啟奏陛下,臣祖上平陰王朱勇亦于正統十四年沒于土木堡之役,臣請率兵出征!” 朱勇是個能人——崇禎皇帝在翻看歷代勛貴記錄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一點。 永樂二十二年,朱勇跟著朱老四北征,宣宗時又把勛貴家的子弟給弄到一起操練成為一軍。 正統九年的時候從喜峰口而出,懟了朵顏三衛那邊的蠻子們一波,被當時的兵部尚書彈劾依舊能加正一品的太保。 正統十四年的時候跟著英宗皇帝去了一趟土木堡,迎戰鷂兒嶺,中伏死,所帥五萬騎皆沒?!聊颈V鬯赖舻牟粌H僅只有朱勇,還有英國公張輔等勛貴大佬。 大明的軍方實力算是完犢子了一大半! 對于朱勇的記載,可以見到很明顯的一句:赪面虬須,狀貌甚偉,勇略不足,而敬禮士大夫。 但是就是這樣兒的一個勛貴,依然不為文官所容——景泰元年,勇子儀乞葬祭。帝以勇大將,喪師辱國,致陷乘輿,不許。 如果說是其他的皇帝做出了這樣兒的決定,倒也算是正常,可是景泰元年是代宗朱祁鈺的年號! 代宗朱祁鈺是被文官們擁立上位,自己能做多大的主,可想而知。 直到禮部尚書胡濙看不下去了,這才找了以立東宮恩得嗣這么個理由,許吧葬祭襲封——但是卻減歲祿至千石。 等到英宗復辟,再一次登上皇位之后,才算是給了朱勇一個交待——追封勇平陰王,謚武愍。儀及子輔皆守備南京。 針對于這一點,朱純臣確實跟韃靼人有世仇,而且是那種不共戴天的世仇。 但是王懷德和朱純臣開了一個很壞很壞的頭。 大明的軍制是世襲制,老子死了兒子頂上,除非絕了后,否則這軍戶是代代世襲下來的。 崇禎皇帝是有意推動廢除軍戶世襲,甚至于在登基之初就在天津和東江鎮試行了一番。 但是并沒有什么鳥用。 剛放開這個口子的時候,大量的軍戶想要給自己的后代脫籍,但是隨著軍人待遇一天比一天高,整個大明的軍事系統又開始發生了另一個聲音——反對廢除軍戶世襲制,保證軍戶應有的待遇。 崇禎皇帝想要推動的廢除軍戶世襲制還沒有徹底完成就就遭到了整個軍事體系的一致反對,更何況之前的大部分將領都是世襲繼承的。 如此一來,在場的這些將領們大部分都能找到一個必須跟著崇禎皇帝北征韃靼的理由——誰家還沒個祖上死在土木堡咋的? 彼其娘之,這回是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