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呢? 自己砍死了兩個人的行為就會被歪曲成整個大軍一共殺了兩個韃靼人,所以是勞民傷財(cái)? 一如當(dāng)初的正德皇帝親征,陣斬蒙古兵兩人一樣的春秋筆法。 …… 巴圖孟克心里很忐忑。 自己干了些什么事兒,自己心里還是有些逼數(shù)的——戰(zhàn)場上拋棄了右路軍的兩萬騎兵,拋棄了往常最信任自己的莫思巴圖爾汗,帶著三萬騎兵跑路了。 雖然說后來得到了莫思巴圖爾汗同樣跑路的消息,巴圖孟克心里也沒有再去找莫思巴圖爾汗的想法。 自己這種行為跟逃兵根本就沒有任何區(qū)別,如果一定要說有區(qū)別,那就是自己帶著三萬騎兵一起當(dāng)逃兵,罪過更大。 自己現(xiàn)在回去找莫思巴圖爾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戰(zhàn)馬拖死在這茫茫草原上,成為這片草原的養(yǎng)料。 就算是莫思巴圖汗?fàn)柕K于形勢,或者說顧忌到這三萬跟著自己一起當(dāng)了逃兵的精騎而暫時放過自己,以后也絕對會再找后賬。 巴圖孟克自然不可能去犯這么低級的錯誤。 實(shí)際上,這三萬騎兵為了保住性命,跟莫思巴圖爾汗手下的騎兵也不是起過一回兩回的沖突了,只是雙方都默契的壓制了下去。 但是巴圖孟克帶著三萬騎兵在草原上游晃又能有什么好下場?補(bǔ)給?糧草?家人? 都沒了,如果不解決掉這些問題,這些都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了,除了一路向西之外,基本上無路可走。 當(dāng)然,投降大明皇帝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誰又敢下定決心走這一條路? 萬一那狗皇帝喪心病狂的把大家繳械之后全殺掉呢? 沒有人敢賭,因?yàn)槌惺懿黄鹳€輸了之后的代價(jià)。 幸好,杭愛山這一片的位置,巴圖孟克比較熟悉,也知道這一帶可以算是整個韃靼最后的幾個游牧集中地之一,所以來這里碰運(yùn)氣,倒是很有可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說人口,比如補(bǔ)給,這些現(xiàn)在自己急缺的東西,大概都有可能會在這里得到。 但是當(dāng)巴圖孟克趕到杭愛山后,放眼望去哪兒還有什么部落?哪兒還有什么如同天上白云落地的羊群? 除了滿地的死牛死羊一類的畜牲之外,剩下的就只有還不時冒出一股青煙的余燼,以及一座巨大無比的,由土和尸首堆積而成的小山包。 這座小山包在杭愛山的面前根本就不起眼,甚至于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么存在感。 但是這座不知道該稱之為山包還是土包的上面,那一層層的人頭,或睜或閉的眼睛都在望著自己,伴隨著面部痛苦無比的表情,怎么看都詭異無比。 巴圖孟克想要閉上眼睛,然后轉(zhuǎn)身離開這片地獄,但是眼睛余光看到的一塊木碑卻又強(qiáng)迫著自己睜開了眼睛。 巴圖孟克認(rèn)識漢字,就像是建奴的梅勒額真往上的人基本都識得漢字一樣,很多韃靼的高層也都認(rèn)識漢字。 是否認(rèn)識漢字,在東方被視作文明和野蠻的分界線,至于什么八思巴蒙古新字一類的玩意,那是野蠻人才會用的垃圾,沒有什么人在意,包括此時的蒙古人自己也是這么認(rèn)為的。 看起來很操蛋,但是這就是事實(shí)。 “大明崇禎皇帝曉諭韃靼諸民:韃靼莫思巴圖爾部不識天數(shù),無道而興兵,朕承天受命,吊民伐罪,誅莫思巴圖爾部諸獠于燕然,乃筑京觀以明示天下,敢犯稱兵進(jìn)犯者,盡誅無赦!” 京觀!這就是漢人書中說的京觀! 巴圖孟克覺得一股涼氣從腳心直接沖到了頭頂,最后整個人都像是掉進(jìn)了冰水里一般,從里到外都徹底涼透了。 這種東西自己在漢人的書里見過,甚至于之前也聽到過察哈爾那里被立了十多個,可是任憑自己怎么去想,也沒想到會在這個地方,這個時間,親眼看到一座真實(shí)的,巨大無比的京觀。 回過神來的巴圖孟克第一反應(yīng)就是趕緊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