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荷蘭蠻子們的態(tài)度也很明確,確實可以談一下如何讓蠻子們去死的話題——反正荷蘭人沒把自己當成野蠻人。 販賣人口的什么的事情最有意思了——只要不是發(fā)生在大明。 如果說是大明的百姓被人拐賣,無論是誰干的,唯一的下場就是被抓住,然后面臨著最殘酷最沒有人性的懲罰。 崇禎元年時,整個大明報到刑部和大理寺有關于拐賣人口的案子足足數(shù)百近千件。 但是在崇禎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以后,從崇禎二年開始的幾百件再到崇禎三年的幾十件,再到崇禎四年以后基本上絕跡的拐賣人口案,已經(jīng)足以說明官府和廠衛(wèi)在這些事情上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甚至于錦衣衛(wèi)因此殉職者高達十多人。 不要以為十多人的傷亡很少,想想錦衣衛(wèi)在大明是多么恐怖的存在就知道這個傷亡有多大了。 但是販賣的如果是外族蠻子,崇禎皇帝表示朕沒有看到,沒聽說過,跟大明沒什么關系。 崇禎皇帝再一次把李承彥給召進了宮中。 李承彥在看完了南居益遞上來的奏章之后,沉吟著道:“陛下的意思是?” 崇禎皇帝道:“大明的鐵路修建,還有各地的河道橋梁,需要人手。 朕不想拿大明百姓的命去填,所以……” 所以后面的話,崇禎皇帝沒有說,但是李承彥用屁股想一想都能想出來,不想用大明百姓的命去填,那就只能拿外族的命去填了。 恰巧李承彥所學的縱橫家也沒把別人的命當成一回事兒。 斟酌了半晌后,李承彥才開口道:“那么對于蠻子們其他的要求?” 崇禎皇帝道:“福壽膏沒問題,大明敞開了供應他們,賣多少都沒有問題。絲綢和茶葉什么的,愛卿看著辦便是。” 李承彥躬身應了,開口道:“那這些勞工的數(shù)量?” 崇禎皇帝臉上的笑意愈發(fā)顯得猙獰:“朕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愛卿以為然否?” 李承彥躬身道:“陛下英明!” 辭了崇禎皇帝之后,李承彥就返回了自己的家中開始收拾行禮,打算先從京師去福建,然后再從泉州出海去巴達維亞的東海艦隊駐地。 至于崇禎皇帝,則是再一次的微服出宮了。 一路跑到了京營駐地之后,崇禎皇帝便帶著幾個內廠和錦衣衛(wèi)的護衛(wèi)進了大營之中。 眼前這片大營和校場算是完犢子了,這是一個有味道的大營!! 這是崇禎皇帝進入大營之后的第一個感想——滿大營和校場上都是木頭架子還有拉起來的麻繩,上面密密麻麻的搭著百姓們趁著天好晾曬出來的被子,衣服,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 然而這些被子受衛(wèi)所士卒們天長日久的“熏陶”,那股被太陽曬出來的臭腳丫子味兒,讓崇禎皇帝有一種回到后世大學宿舍的錯覺…… 真他娘的懷念啊! 然后張之極和一眾千戶們就直接被罰俸半年——原本說的是給百姓們新的被褥,可是眼前這種情況直接就證明了張之極這家伙把新的給了京營士卒,給百姓們用的是二手貨。 但是崇禎皇帝也沒打算在這事兒上把張之極怎么樣。 京營將士跟著自己南征北戰(zhàn)的,干這么一件出格的事兒也算不了什么太大的事兒,畢竟這種事情肯定是由張之極來做主,下面的士卒們根本就沒有發(fā)言權。 崇禎皇帝小心的避開這些有味道的被子衣服什么的,慢慢的走近了營帳所在的地方。 營地中的百姓跟前幾天看到的百姓們完全不一樣,就好像從頭到底都換了個人一樣,孩子們也都在圍著大人們打轉,跑來跑去的打鬧著。 除了百姓之外,順天府的大量官員,小吏,還有衙役也在營地之中忙活著。 百姓太多了,一股腦的扔到一個地方去肯定不行,但是想要打散分開安排,不提前分配好,估計到時候也會亂的一逼。 倪元璐覺得早晚都得麻煩一次,倒不如趁著現(xiàn)在人群相對集中的時候趕緊都弄妥當了,等干完了工地上的活之后,直接就能把人給分配走。 甚至于有些百姓一路上修啊修的,可能就修到了自己將要分配要去的地方,直接住下來就行了,更省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