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崇禎皇帝道:“不教而誅謂之虐也,朕也沒打算不教而誅,更不可能一點兒時間都不給我大明的學子們留下。 這樣兒吧,崇禎十三年到崇禎十七年的科舉,還是按原來的科舉規則來辦,崇禎十七年以后,考試時增加上算學的比例。 至于社學之中,先增加一些簡單的格物科內容,暫時先不用之于考試?!? 崇禎十三年到崇禎十七年,一共會有三次的春諱和三次的秋闈,而時間跨度更是達到了五年。 如果說五年的時間還不能讓這些家伙們開始學習算學,那這些讀書人也就只能說是一群死讀書的渣渣,沒有什么重視的必要了。 經過崇禎皇帝改造后,大明跟螨清最大的不同就是學術風氣上面可謂是開放的一逼。 什么理學心學都有人在研究,甚至于連黃老學說和法家學說墨家學說都已經開始冒出了頭來。 可以預見的是,這種學術開放的風氣保持下去,再現百家爭鳴的情況也不見得是什么難事。 想了想,崇禎皇帝干脆又吩咐道:“孟愛卿準備一下,朕有意將皇史宬中的藏書公開?!? 崇禎皇帝的話一出口,不光是孟紹虞,就連郭允厚都有些激動了。 建于嘉靖年間皇史宬是什么地方? 就跟老劉家的石渠閣一樣,皇史宬里面存放著大明歷代皇帝的實錄、圣訓、玉碟、詔書之類的文檔,還有大量皇室搜刮而來的典籍。 很多已經絕版甚至于已經失傳的典籍,很有可能在皇史宬中找到! 這其中,就包括了嘉靖年間謄抄的《永樂大典》副本,甚至于有可能找到傳聞陪葬于永陵的正本!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后,孟紹虞干脆躬身道:“啟奏陛下,臣請入皇史宬內謄抄典籍!” 崇禎皇帝搖了搖頭道:“朕要的不是謄抄一份,而是所有的秘藏都謄抄一份出來,另外再印刷出來幾份。 兩京一十三省,再加上奴爾干都司、朵甘思、烏思藏、新明島、呂宋、朝鮮等地,各地皆立書閣以存之,供天下之閱覽。” 強行按下心中的激動之后,孟紹虞卻躬身反對道:“陛下三思!” 見崇禎皇帝投過來好奇的目光,孟紹虞斟酌著道:“啟奏陛下,皇史宬中藏書繁雜,甚至于有不少屬于不傳之秘,或者涉及到了某些秘辛。 陛下一片愛民之意,公開皇室藏書給天下人閱覽原本是好事兒,但是其中的某些秘辛若是傳了出去?”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這個,朕會安排人去盯著,某些不適合現在就公開的東西肯定不會現在就公開。愛卿放心便是了。” 其實在崇禎皇帝看來,根本就沒有什么不能對外公開的,就算是現在藏著掖著,以后也早晚會被人扒出來。 不過孟紹虞擔心的問題也沒有錯,自己前面還有那么多的皇帝呢,這些家伙誰身上還沒有點兒黑歷史了? 像老贏家老劉家老楊家老李家還有老趙家的那些黑歷史放出來也就算了,反正跟自己沒什么關系,可是老朱家的呢? 前邊一十五位皇帝的黑歷史,雖然自己不太在乎,可是就這么給放出來,未免有些不太厚道吧? 孟紹虞斟酌了半晌之后,又接著躬身道:“陛下,是不是借著這個機會,再重新從民間收錄一些典籍?” 崇禎皇帝點頭道:“朕也有這個打算,趁著此次謄抄典籍的機會,看看民間有什么孤本典籍一類的,都多多謄抄幾份。 等謄抄完了,原本還給其主人,副本往天下各書閣中收錄,也省得以后再出現典籍失傳一類的事兒了。” 孟紹虞更激動了。 除了自己的意見被崇禎皇帝采納之外,還因為崇禎皇帝提出來多多謄抄典籍往天下書閣中收錄的事兒。 這是什么? 這妥妥地的就是文治!盛世才能有的文治! 斟酌一番后,孟紹虞又躬身道:“陛下,這書閣?”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后,干脆向王承恩吩咐道:“去找溫閣老還有來閣老,還有工部尚書薛鳳翔入宮來見朕?!? 崇禎皇帝把這幾個人召進宮來是為了什么,郭允厚和孟紹虞用屁股想都能想得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