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詡為紳士的科恩面對著這么不要臉的李承彥,顯然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到后面基本上就是李承彥說什么條件,科恩就答應什么條件。 現在再一次接到了這樣兒的任務,李承彥頓時就來了精神。 坑蠻子什么的,最有意思了,既能欺負人,還能撈到好處,普天之下再沒有比這好的事兒了! 而且皇帝陛下的要求又這么簡單,只是劃一塊地方讓這些蠻子們滾過去老實待著,又不是讓他們徹底滾蛋,這么輕松簡單加愉快的任務,爽! …… 校閱這種事兒,其實在天啟年間的時候基本上就完犢子了,也就是崇禎皇帝突然之間抽瘋,從故紙堆里翻出來這么個玩法之后,便興沖沖的決定要折騰一下——從崇禎十二年就開始了。 當然,折騰的肯定是管轄親軍二十六衛的親軍都督府,跟人家五軍都督府沒啥關系。 但是,張之極就很頭疼了——自己除了是五軍都督府的幾大話事人之一外,還是親軍都督府的扛把子。 張之極有時候就覺得,自家老爹死的早其實也不是什么太壞的事兒——老英國公張惟賢不死,今天被折騰的人里面就得有自己! 校閱是怎么個校閱法,崇禎皇帝沒明說,但是無外乎文武兩項。 打從太祖高皇帝開始,這校閱其實還不叫校閱,而是叫閱騎,考校的是騎射功夫。 勛貴們大多都是馬上廝殺才得來的富貴,勛貴子弟們要是不通騎射戰陣,那不是給老祖宗丟人么! 從永樂皇帝開始,騎射就改成了策論,從安邦治國之道到排兵布陣之法,搞的勛貴子弟們欲仙欲死。 然而崇禎皇帝卻是呵呵一笑,既然講究個祖制么,勛貴子弟又大半都要進入除錦衣衛之外的其他親軍二十五衛,那沒說的,騎射跟策論一起來! 并且本著講究祖制也要與時俱進的想法,崇禎皇帝開創性的在騎射之中增加了馬上火銃射擊的項目,策論里邊增加了火炮的應用與分布,還有新占領地區的管制等科目。 并且,原本該有的項目一個不許少! 崇禎十二年第一次復開校閱的時候,整個考場基本上就是哀鴻一片,連身為主考的朱純臣和張之極都看的蛋疼不已。 如今到了崇禎十三年,校閱已經是重開之后的第二次,如果考試的結果依舊跟崇禎十二年的時候一樣,那就有的樂呵了。 更何況,崇禎十三年的校閱,崇禎皇帝會親臨考場,并且帶著緬甸王他隆一起來監考。 很讓人惡心,很讓人蛋疼,但是很符合崇禎皇帝一貫以來的作風——別人開心不開心的不重要,自己這個皇帝開心就行了。 到了親軍都督府的檢閱臺之上,早已經有人準備好了相應的桌椅,連茶水跟果盤都準備好了。 崇禎皇帝看了看除了自己那份之外,剩下的那些幾乎如同一條線一般筆走的杯子什么的,心中也暗自嘀咕了一番。 莫非,拉著線擺杯子這毛病,從大明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崇禎皇帝落座之后,便抬頭望了望天——今天,老天爺很給面子,晴空萬里無云,微風,最適合考試,當真是個裝逼的好時節。 崇禎皇帝的心情很好,他隆的心情可就說不上好了,或者說,他隆的心情復雜到難以言表。 望著從臺下整齊列隊而過的勛貴子弟,他隆覺得自己長見識了。 勛貴子弟,不應該都是混吃等死的廢物來著?臺下那些一個個精兵,居然就是崇禎皇帝嘴里的那些廢物? 話說,陛下您老人家是不是對廢物這兩個字有什么誤解?要不然,您去看看緬甸國內的那些貴族子弟? 臺下的勛貴子弟們,心情就更復雜了。 原本混吃等死的日子一去不返,除了要去親軍十二衛還有新軍之中進行操練之外,還要讀兵書,練騎射! 除了開國之時的那些勛貴子弟們有過這種暗無天日的體驗,文皇帝以后就沒聽說過! 崇禎皇帝側了側身,對著他隆王輕笑道:“以愛卿觀之,臺下眾將士如何?” 他隆勉強笑道:“以小臣觀之,皆是以一敵十之精銳,真虎狼之士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