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明人自然能分辨的出大明人和朝鮮人的不同,畢竟那標志性的大餅臉加上瞇瞇眼,跟大明百姓怎么看都不是一回事兒。 然而放到外族人的眼中,朝鮮人跟大明人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兒,畢竟,人家的文書上面寫的也是大明。 這就很操蛋了。 大明的商人向來講究個和氣生財,甚至連契約這種東西都用不上——往往口頭協議就能當成正式契約文書來使。 然而被人歧視慣了,一朝登天的朝鮮商人可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借著大明的名頭胡來,欺壓當地小吏的事情多半就是這些人干出來的。 現在這些大餅臉一激動,帶著家奴們拉著大車小車的糧食和金銀往皇帝行營而去,讓大明的商人們怎么辦? 難道說真正的大明商人還比不上這些大餅子臉?彼其娘之! 原本打算送糧食和牛羊酒水來犒軍的大明商人們頓時坐蠟,不得不同樣準備了銀子來犒軍——反正不能被那些瞇瞇眼兒的給比下去! 崇禎皇帝已經快要笑的合不攏嘴了。 多好的百姓啊,朕不過是來緬甸溜達一圈,你瞧瞧這糧食,這金銀,這牛羊,基本上能頂得上五分之一的票價了! 而朕付出了什么呢? 不過是帶著大軍跑過來浪一波,順便懟死個莫臥兒而已,再把這些百姓們夸獎幾句就行了——這些百姓當真是忠心可嘉! 心情大爽的崇禎皇帝干脆命錦衣衛刻了些牌匾發放給這些百姓。 牌匾很簡單,簡單到上面只有四個字,忠心報國。 這么簡單的牌匾除了代表著一份榮耀之外,剩下的并沒有什么鳥用,既不能免賦也不能免稅,純屬于掛著好看而已。 然而不管是大明商人還是朝鮮商人,卻紛紛認為這回值了,哪怕是把全部家當都掏出來換這么一塊牌匾,都是值得的! 這代表了什么?這就代表了榮耀,這就代表了簡在帝心,這就代表了咱們也是為大明出過力的啊! 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面等著崇禎皇帝。 等到接見完他隆和平達格力之后,驚喜的發現糧草問題已經解決了很大一部分。 最起碼,依靠他隆所提供的糧草,已經足夠五十萬大軍一旬之用了。 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天而已,但是抗不住這五十萬大軍是真正的精銳啊——那些義從軍和朝鮮衛、琉球衛的士卒被崇禎皇帝劃成了雜魚軍團,沒有計算在這五十萬大軍之中。 十天的時間,都已經足夠這五十萬的精銳大軍從緬甸推進到西孟加拉邦了! 如果再給力一點兒,就算是把賈坎德土邦給干下來,也未必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兒。 然而讓崇禎皇帝高興的遠遠不止這些。 阿薩姆邦那邊突然過來一些人,想要求見大明的軍事最高統帥。 大明的最高軍事統帥是誰?毫無疑問,如果崇禎皇帝沒來的話肯定就是朱純臣,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崇禎皇帝他老人家就在緬甸啊。 然后一些野人一般的家伙突然跑過來說要求見崇禎皇帝?開什么玩笑,皇帝是你想見,想見就能見的? 但是人家也不是空著手過來的,整個阿薩姆邦的所有地形圖,大致的兵力分布圖,甚至于周邊的各邦的地形和分布大致分布圖,都拿來了。 而且,這些蠻子,似乎跟其他的蠻子不太一樣? 如果單純的從長相和語言上來分辨,貌似根本就不是蠻子,而是大明的普通百姓? 可是,這些人又拿不出大明的黃冊出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