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回到明朝當暴君》
第(2/3)頁
若是這些人愿意留在曼尼普爾,則是再好不過了。
若是這些人不愿意留下,而想著回到大明,其實可以采取另外一種方法安置。”
崇禎皇帝這下子有些感興趣了。
這些人如果愿意留在曼尼普爾,倒還真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最頭疼的是吏部,需要挑選出足夠的官員來緬甸。
本著一頭羊是趕,兩頭羊也是放的原則,吏部多弄點兒人出來也就是了,大不了多給郭老摳發點兒年終獎。
等著這些官員來了之后,阿薩姆和曼尼普爾基本上也就跟大明內地的那些地方沒有區別了——都是行的大明律,都是說漢語寫漢字,連科舉都是同樣的一套東西,還有什么不一樣的?
就像是新明島一樣,現在新明島上的百姓還能感覺到新明島與大明的區別嗎?
答案是不能。
在把新明島的蠻子們清理干凈了以后,新明島那里跟大明本土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的,除了離大明遠一些。
但是崇禎皇帝自己也知道,讓這些人繼續留在曼尼普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都說是故土難離,從天寶年間到崇禎年間,足足千年的時間過去,這里大概也已經變成了他們的故土。
然而這些人,是徹徹底底的漢人,他們的骨子里那種對中原土地的懷念,卻是無論如何也抹不去的。
尤其是,這千年里面,雖然在曼尼普爾繁衍生息,可是這千年的時間里,征戰不休都是很正常的事兒,再加上天災人禍,真要說這些人對于曼尼普爾有多深的感情,卻也不見得。
所以,這些人有很大的機率會選擇回到大明。
之前自己腦袋一熱就同意了,完全就是腦袋抽瘋的原因,對于這些人如何安置等等問題上,還真的沒有考慮太清楚……
而這些問題卻又真實存在,想想都讓人頭大。
現在來宗道居然說還有另外的安置辦法?
端起王承恩放好的茶水呷了一口之后,崇禎皇帝才淡淡的道:“來愛卿不妨說一說,看看是什么好點子。”
來宗道躬身道:“陛下,若是這些前唐遺民愿意回歸大明土地,那曼尼普爾這里可就空下來了?”
崇禎皇帝眉毛一挑,頓時明白了來宗道的意思。
騰籠換鳥之術。
……(可能引發降維打擊的內容,自行腦補,大概兩萬字,頂五更的欠更!)
這些前唐遺民回到大明之后,曼尼普爾這里確實就空下來了——沒有百姓居住的領土還能算自己的領土嗎?
難道,隨便抓兩個衛所過來守衛著這么一大片的土地就算完事兒了?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兒。
這么大片的土地,哪怕是奢侈一些,誰來給誰一百畝呢,也不能就這么荒著不管了不是?
而騰籠換鳥之術雖然在后世屬于陰損到斷子絕孫都不為過的招數,可是放在現在的大明,卻根本就沒有這個顧慮。
前唐遺民跟大明百姓有什么區別沒?
有,前唐遺民一輩輩的生活在曼尼普爾近千年的時間,是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強不好說,可是一代更比一代黑是肯定的。
可是除了這一點之外,剩下的幾乎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了。
這些人的飲食習慣上可能會偏向于曼尼普爾這里一些,可是跟大明的區別不大,更不要提漢字漢語依舊在被這些人使用。
從文化飲食再到服裝、生活習慣,這些人跟大明百姓幾乎就是一模一樣,扔在大明也不會顯眼。
被移民出來的大明百姓到了這進而之后也不會有什么不習慣——官府的人都是大明的,附近住的可能還是原來的鄰居,頂多就是再加一些新面孔而已。
大概也就是山東的可能會遇到山西的做鄰居,僅此而已。
至于原本的蠻子——大明的鐵路還不知道需要多少勞工呢!
如此一來,騰籠換鳥之術實行起來,就完全的沒有問題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枣强县|
中西区|
桃源县|
小金县|
贵定县|
阿拉善盟|
长泰县|
哈尔滨市|
通化市|
辽阳市|
德化县|
光泽县|
宁夏|
大石桥市|
吴桥县|
庆城县|
都兰县|
永登县|
南岸区|
通渭县|
白城市|
壤塘县|
航空|
山丹县|
崇州市|
新丰县|
嘉荫县|
盐亭县|
柏乡县|
县级市|
永安市|
天峻县|
肥乡县|
清涧县|
万州区|
金堂县|
达孜县|
健康|
西城区|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