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艘三桅戰船可能在大明人那里并不算什么,但是對于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來說就很重要了——單憑著這兩艘戰船,就可以完爆之前的整個奧斯曼帝國海軍了! 如今有了戰船,蘇伊士運河重啟之后的好處又那么多,邁哈買提自然想舉起兩只手來表示贊同。 然而自己的身份卻限制了自己這樣做,這也是邁哈買提頭疼的地方。 大維齊爾這個官職要是放到大明,基本上就等同于內閣首輔加五軍都督府大都督的結合體,總攬了整個奧斯曼的文武大權。 換言之,如果奧斯曼的蘇丹是個強勢的,比如前一任蘇丹穆拉德四世那樣兒的,大維齊爾自然也就是個擺設,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傳聲筒的作用。 可是到了易卜拉欣一世,情況就變了。 這位差一點兒就被殺掉,剛剛繼位的蘇丹根本就沒有興趣理會朝政,反而更喜歡在后宮里面待著,或者是看看歌曲,或者看看舞蹈,再或者就是尋找妃子們尋歡作樂,反正不喜歡理會朝政也就是了。 這么一來的好處,就是整個外朝的大權,別管是文官方面還是軍權,都歸到了邁哈買提的手里。 壞處就是君臣不是一條心,后宮的那些人總是在想方設法的給邁哈買提添麻煩。 就像現在討論的這個議題一樣。 本來把蘇伊士運河那邊的土地承包給大明,讓大明重新挖通蘇伊士運河對于整個奧斯曼來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情,可是那些后宮的人偏偏就表示了反對。 理由很簡單,違背了真神的訓誡——后宮的這些垃圾們,根本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一點兒臉都不要了。 邁哈買提望了望大殿中表示贊同的文武官員之后,才冷笑著開口道:“這里面的好處,我不相信你們看不到。 現在奧斯曼帝國是個什么樣子,相信你們也不是看不到,可是你們卻為了反對而反對,就不怕真神降罰與你們嗎?” 易卜拉欣一世最為寵信的宦官則是尖著嗓子道:“真神曾經說過,他曾任兩海相交而會合,兩海之間,有一個堤坊,兩海互不侵犯。 如今你們想要把蘇伊士那里承包給明國人,豈不是要違背真神的訓誡,廢掉兩個海之間相隔的堤坊?” 邁哈買提心中更是惱怒。 這些該死的宦官,根本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蘇伊士運河被挖開的時候,真神還不知道在哪里呢,現在你拿真神的訓誡來說事兒? 還要不要臉了? 冷冰冰的哼了一聲之后,邁哈買提干脆宣布停止會議,不再討論這件事情了。 那名出言懟了邁哈買提的宦官見會議終止了,便也轉身回了后宮之中,向易卜拉欣一世匯報今天的情況:“大維齊爾邁哈買提想要同意那些明國人的提義,把蘇伊士運河承包給他們,已經被我給攔了下來。 只是以后的情況卻是不好說了,畢竟大權掌握在邁哈買提的手里,他不可能就這么算了的。” 易卜拉欣一世將手中的魚食輕輕撇了出去,望著池塘里面浮出來爭搶食物的魚兒,笑道:“他當然不會甘心,而且這件事情,你就算是再怎么攔也攔不住。” 那宦官悄悄的瞄了易卜拉欣一眼,卻沒有開口說話。 既然知道攔不住,為什么還一定要攔著呢? 就像是邁哈買提說的那樣兒,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好處總會是奧斯曼帝國的,而易卜拉欣又是奧斯曼帝國的蘇丹,所有的好處也都跟他有關系。 然而蘇丹卻要讓自己去阻攔這件事情?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易卜拉欣一世出神的望著水面,笑瞇瞇的道:“人啊,對于輕易得來的東西總是不會珍惜,想信那些明國人也會是這樣兒的。 蘇伊士那里的情況,想必你也聽說過,想要重啟蘇伊士運河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奧斯曼帝國都不一定能承受的起。 萬一那些明國人因為后續支持不起而跑了,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到時候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可就真的沒指望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讓你去阻止大維齊爾,讓明國人知道他們能承包下蘇伊士運河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兒。 也只有這樣兒,等他們以后真的承受不了了,心中的不甘就會驅使他們繼續下去,讓他們把運河完成,好收回之前在運河上面投入的成本,獲取利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