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朱能的病故并沒有影響到大明爸爸懟人的決心,朱能病故之后由副將張輔,也就是首代英國公他老人家頂上,帶著左副將軍沐晟、右副將軍張輔、左參將李彬、右參將陳旭等一大票雙花紅棍,濃煙滾滾的就殺向了安南。 大明爸爸的軍隊一邊向越南腹地步步推進,一邊發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為是“肆逞兇暴,虐于一國”,并列出胡氏“兩弒前安南國王以據其國”、“賊殺陳氏子孫宗族殆盡”、“淫刑峻法,暴殺無辜,重斂煩徵,剝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稱明軍的到來是“吊爾民之困苦,復陳氏之宗祀”,以動搖安南民心。 事實證明,這一招很好使,永樂四年夏天出兵,到了十二月丙申十一日的時候,張輔就帶著一眾馬仔們殺到了多邦城。 隨后,張輔又帶著一眾馬仔們攻入安南的重要城市東都升龍,并大肆掠奪,“擄掠女子玉帛,會計糧儲,分官辦事,招集流民。為久居計,多閹割童男,及收各處銅錢,驛送金陵”。 到永樂五年五月十一日,胡氏父子在奇羅海口被俘,胡氏父子統治下的安南滅亡,領土被大明爸爸拿到了手里。 當然,大明爸爸的本意是好的,原本是想著替安南原本的陳氏王族討回一個公道,重新扶植他們登上王位,并打算對“久染夷俗”的越人“設官兼治,教以中國禮法”,以達致“廣施一視之仁,永樂太平之治”。 可是陳氏王族的命不太好,被胡氏父子殺戮殆盡,無可繼承。 大明爸爸無奈之下,只得在安南設置交址都指揮使司、交址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將之直接管轄。 沒錯,哪怕是后來安南又冒出來一個被稱之為陳氏后人的陳季擴,大明爸爸也照樣不承認,干脆視其為反叛,繼續出兵進剿。 再后來,因為大明的官員們和永樂皇帝都講究個面子,沒有對安南施行什么滅絕政策,再加上駐守在安南的官員們也互相扯皮,最終導致了安南反叛不斷,成了大明的一大負擔。 洪熙元年,太子朱瞻基即位,也就是后來的宣宗皇帝,考慮到“數年以來,一方不靖,屢勤王師”,便允許軍府從安南撤兵。 大明爸爸退兵了之后,安南再一次處于獨立的狀態,只是朝貢不絕,直到原本的崇禎十七年都是奉大明爸爸為正統。 這也是為什么崇禎皇帝瞧著朱瞻基不太順眼的原因。 打小就被朱老四帶在身邊調教出來的皇太孫朱瞻基,就是這么個玩意? 安南是他放棄的,奴爾干都司也是從他開始放棄的,這就是朱老四調教出來的? 放棄奴爾干都司,崇禎皇帝好歹能理解,畢竟在當時,奴爾干都司算得上是苦寒之地,不斷的向奴爾干都司那邊移民也不太現實。 可是安南能一樣?隨便扔把種子就能收獲的土地,說放棄就給放棄了?應該是把人殺光了也不能允許他們獨立才對! 有了這么一出的歷史,再加上這回正好要路過安南,崇禎皇帝就開始琢磨著怎樣才能收復故土了。 沒錯,在崇禎皇帝看來,這里就是故土,哪怕是不從強漢時的交趾郡算起,這里都是大明的交趾布政使司,當然是自古以來的故土。 然而當崇禎皇帝命人整理出來安南的資料之后,則是更加的蛋疼不已。 安南國主倒還是姓黎的,可是真正管事的卻是鄭松。 鄭松權勢炙手可熱,自任“都元帥總國政尚父平安王”,掌握官吏任免、征稅、抽丁、治民等權,地位世襲,人稱“鄭主”,國主黎氏只負責臨朝聽政及接見使節。 而阮潢派軍把守廣南,控制南方,又將女兒嫁給鄭松之子鄭梉,結成姻親,尋求和好。 然而并沒有什么鳥用,南北對峙的局面已成,從天啟七年開始,雙方都互懟過三回了。 彼其娘子!這兩個混賬東西拿著大明的土地不當回事兒,朕還指望這里的土地能多產些糧食呢! 心中大怒不已的崇禎皇帝干脆把這些情報扔給了來宗道,冷哼道:“說說看,這安南國究竟該如何處置?” 來宗道悄然抬頭望了崇禎皇帝一眼,又趕忙低下了腦袋。 安南,是你家老祖宗放棄的,甚至于安南國主自己關起門來自稱皇帝的事兒,大明上上下下也差不多都知道一些。 您老人家手里握著錦衣衛和東西廠,怎么可能不知道?您老人家不也在裝傻嗎? 然而這些話在心里想想沒什么問題,說出來可就是找死了。 連溫體仁都有被崇禎皇帝扔進詔獄悔過的經歷,自己這個在崇禎皇帝心中遠遠比不過溫體仁的小撲街,還是老實一點的為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