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崇禎皇帝對于瓜子沒什么興趣,對于桌子上的茶水同樣也沒有什么興趣,只是淡淡的開口問道:“村子里面沒有社學,便是連蒙學也沒了?” 里正的腰佝僂的有些厲害,整個人倒像是一只被煮熟的大蝦一樣:“回大人的話,村子里面確實沒有社學,原本的蒙學也被官府給關了,現在娃子們上學,要到三里之外的胡家鎮上。” 崇禎皇帝好奇的道:“那娃子們去胡家鎮是怎么去的?莫非都是走著去的?” 里正的目光再一次恢復了剛見到崇禎皇帝等人的時候,那種看二傻子的目光:“這位大人說的可真有意思,不靠著走過去,那怎么過去? 若是有甚么大戶人家,倒也好說,只要派了家丁護送,乘著馬車牛車一類的便去了,可是咱這小村子里面哪兒來的大戶人家?都是讓娃子走著去便罷了。” 崇禎皇帝更好奇了:“那便不擔心有人販子?也不擔心孩子走丟了?” 里正咧著嘴笑道:“人販子?那也得敢才行!咱莊子是小,可是卻安全的很,早幾年起就沒有人販子敢在咱們這里出現了。 而且,大人難道不知道?皇帝下令說誰敢販賣孩子,可是要凌遲還是誅九族來著,反正是夠狠的,哪兒還有人敢干這個?” 崇禎皇帝心中也不禁有些自傲。 盛世用重典怎么了?犯罪成本低,就會引著其他人來犯罪! 通過早些年那次下重手處置過參與折割的那兩個兄弟之后,這些年幾乎沒有再出現過人販子和采生折割之事。 可以想象,經過天津衛這一次處置福壽膏的事情之后,以后大明再有人想向福壽膏下手,就得好好考慮一下這個成本有多高了——凌遲,誅三族,九族余下之人流放,這個成本還有人敢犯么? 當然有,畢竟誅九族的造反都有人敢干,區區三族算得了什么? 可是,造反的又有幾個人?整個大明能找出幾個來? 把跑偏的思維拉回來之后,崇禎皇帝又笑著道:“正如老丈所猜,本官與身后諸位,皆是御史臺御史,此行正是奉天子詔來民間走走看看。敢問老丈,現在家中的日子如何?” 里正的臉上顯出一絲得色,摸著已經花白的胡須,咧開了滿嘴黃牙笑道:“家中的日子么,倒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往年過年的時候能有什么吃食?便是有些干菜,能吃上兩個白面饃饃就算是過了年了。 前幾年的時候,倒是比以往好了許多,好歹見到一些葷腥也不過是別人挑剩下的骨頭什么的,直到這兩年,才算是真正的好了起來。” 里正端起桌子上的茶水,美滋滋的喝了一口之后又接著道:“就像今年吧,往年舍不得殺的雞也殺了,還有閑錢去買上一兩尾魚,肉也能切幾塊大大的肥肉回來,當真是極好的日子了。”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隔著有些破舊的窗戶望向了窗外,看了看已經走過正中的太陽,便干脆的起身道:“煩請老丈帶著我等在村子中轉一轉可好?” 里正也趕忙起身道:“官爺愿意在村子里轉一轉,小人引路便是了。” 幾人走出了院子,來到了街上。 路不算太好,黃土路上面覆蓋著一層白雪,偶爾有些地方會漏出一些爐灰渣滓,很明顯就是蜂窩煤的煤渣。 崇禎皇帝指了指地上的爐灰渣子,笑道:“這東西燒著可還行?” 里正道:“還行吧,這東西也就是勝在便宜,火力也夠,還不需要太過分心照顧。 只不過這東西也有不好的地方,除了火頭比不過木柴之外,就是需要多加小心,否則一個弄不好,便會讓人中了炭毒。” 崇禎皇帝一愣:“炭毒?” 里正點頭道:“不錯,就是炭毒。凡中此毒者,大半死于睡夢之中,臉上會顯出一抹嫣紅,不像正常死了的人那樣兒臉色發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