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回到明朝當暴君》
第(1/3)頁
望著道路兩旁的景色和樹木在不斷的倒退,崇禎皇帝在心中暗自估算了一番。
跟后世電瓶車差不多,甚至還要慢一些的速度,按照時速來計算的話,大概也就是每小時能跑三十公里左右的樣子?
跟后世動不動就百十公里的速度比起來,大明的火車無疑是慢的一逼,連電動車都跑不贏的垃圾貨色。
然而就是這么被崇禎皇帝無限鄙視的垃圾貨色,放眼整個大明乃至于全世界,這垃圾都屬于黑科技的存在了。
其他國家還沒有蒸汽機這個概念的時候,大明已經率先把蒸汽機應用到了機床和鐵路交通上面。
這才是崇禎皇帝最大的外掛。
科技這玩意,自己懂不懂的沒關系,自己只要大概的知道是怎么回事兒,扯出一通似是而非的理論然后再安插到什么孤本典籍上面,一切就都能解釋的通了——反正沒有人敢揪著崇禎皇帝非得要個明確的說法。
溫體仁等人坐在車廂里面,也覺得挺神奇。
崇禎皇帝所乘坐的這一列火車,倒沒動用皇室專列,而是特意調撥過來一輛用于以后載客運營的車廂,連車頭也是如此。
鐵軌的距離,比崇禎皇帝后世所見的要寬的多,車廂的寬度也同樣如此,一眾文武大臣加上錦衣衛和內廠番子,接近二百余人在同一節車廂里面坐下都不顯得擁擠,反而有幾分寬敞的感覺。
同樣好奇的張望了半天之后,溫體仁才拱手道:“陛下,這火車的速度較之剛剛運行之時,似乎又快了許多?”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將目光投向了旁邊不遠處的鐵道部左侍郎崔永安:“這火車上的事情,還是讓鐵道部的崔愛卿來說一說罷?”
崔永安拱手應了,又指了指腳車的火車,才開口道:“陛下,諸位大人,這次所調撥的車頭和車廂,都已經不再是第一代的東西了。
最開始第一代的車頭和車廂,想必諸位大人也曾經體驗過,最快的速度也不過是每個時辰跑上五六十里地,比牛車快些,比馬車要慢的多。
如果不是火車不需要草料便可以日夜不停,兼之運載能力又大,只怕這東西完全就是雞肋一般了。
現在用的車頭代號是崇禎十三年型,車廂也是如此,屬于經過皇家學院的無數次改進之后定型的第二代車頭與車廂。
現在的車廂每節可裝載二百人,如果擠一擠的話,大概可以裝下二百六十人左右,甚至接近三百人。
按每列火車編組十二節車廂,一次可運送兩千四百人接近三千人,已經是半個衛所的兵力了。
就算是一次裝載這么多的人,這列火車的速度依然可以達到每個時辰向前運行一百二十里地,而且是在保證不會太過于搖晃的情況下。
也就是說,如果不顧及車身搖晃的幅度和車內人員的安全,一味的拼命向前奔跑的情況下,速度大概可以達到每個時辰一百四十里左右。”
崔永安的話音剛一落下,整個車廂便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
每個時辰一百二十里,一天有十二個時辰,這東西如果換人不換車的向前一路奔跑,豈不是可以日行一千四百余里?
能夠日行八百里的都能稱得上神駿了,那一行一千四百余里的是什么?比千里馬還牛逼的存在?
問題是,千里馬這玩意倒也不是沒有,崇禎皇帝家里肯定就有好幾匹,可是其他人誰有擁有這東西?
火車這玩意不一樣啊,皇家學院不光是把這玩意給研究出來了,甚至還給生產出來了,這也就意味著,整個大明,以后遍地都是千里馬?
尤其重要的是,這玩意它不用吃草料!運載量大!普通人花銀子就能乘坐——你花銀子去租一匹千里馬試試?
至于說火車要燒煤和水,這才多大點事兒?
別說大明自己就產煤,就算是大明一塊煤都不產出又能怎么樣?新明島那里可是有露天煤礦,只要派人過去撿煤礦也就是了!
事實上,唐王朱聿鍵和慶王、秦王等等的藩王們光是靠著那座煤礦不斷的產煤就已經發了大財了——這還是在南海艦隊動力不足的情況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宁明县|
黄陵县|
天柱县|
闻喜县|
衡阳县|
玉树县|
沾化县|
扶风县|
花莲县|
西乌珠穆沁旗|
会理县|
静海县|
呼玛县|
樟树市|
沈阳市|
通州区|
府谷县|
通化市|
唐河县|
永新县|
新兴县|
大英县|
安溪县|
菏泽市|
皮山县|
青神县|
湖口县|
紫云|
新田县|
宁河县|
兰考县|
宣化县|
开阳县|
林西县|
乐安县|
高平市|
武隆县|
磴口县|
贞丰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