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崇禎皇帝就命尚膳監熬了大量的骨頭湯給工地上送去,每天都有那么幾十桶,保證每個前來干活的百姓都能喝上一碗。 東西不值錢,豬棒骨還遠遠達不到后世那么貴,現在一根大大的棒骨也就幾文錢而已,可就是這么便宜的棒骨熬出來的湯,卻大大的收買了工地上的人心。 丁彥文那個無恥敗類曾經私下里問過工地上的百姓們一句話——知道為啥這工地上一個蠻子都沒用不?知道為啥一定要讓大明百姓來修城不? 百姓們腦補的能力實在是可怕,轉瞬間就腦補出了無數中可能,然后在其中挑選了自認為最靠譜的一種。 大明的京城讓蠻子們修建,一是怕蠻子們污了京城這片風水寶地,再一個是皇帝老子信不過他們,畢竟皇帝向來重視大明的百姓,卻從來沒把蠻子們當回事兒。 丁彥文笑笑卻不回答,幾乎等同于默認的態度,卻讓百姓的心里更加的火熱。 就像是錦衣衛報上來的消息那樣兒直白,百姓們心里沒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就知道皇帝對百姓好,咱們這些百姓也不能沒了良心,給他老人家干活,得下死力氣! 每次看到他老人家這樣兒的說法,崇禎皇帝總是無奈的摸一摸自己嘴巴上的胡須——這就成了老人家了?雖然號稱是萬歲,可是朕才三十來歲吧? 再然后,因為整個京城都快要變成一座巨大工地,崇禎皇帝干脆帶著自己的老婆孩子們跑路了。 這個天氣多好啊,在這個動物們開始發情的三月,整個大明所有的地方,除了奴爾干都司以外都變得溫暖了起來,身上的衣服也是越換越薄,眼看著就要想辦法避暑了。 崇禎皇帝自然是有地方避暑的,捕魚兒海那里的行宮修了好幾年的時間,終于在崇禎十三年秋的時候完工,如此避暑天堂,崇禎皇帝怎么可能不去看一看? 等崇禎皇帝帶著大小老婆和兒子女兒們一起登上了皇室專列之后,專列便向著山海關方向而去。 幾個兒子別管大的小的,因為新鮮感的原因,都選擇了在車廂里跑來跑去,時不時的還想跑到車頭那邊去看看火車到底是怎么前進的。 幾個女兒倒是文靜的多,起碼都陪在了崇禎皇帝身邊,沒跟那幾個熊孩子一樣兒亂跑。 周皇后等人也是頗為好奇。 皇家專列的存在,眾人都知道,包括同行的熹宗懿安皇后張嫣也是知道的,畢竟這趟專列是專供皇室服務的,皇宮的后、妃們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然而知道歸知道,卻因為宮中后、妃不得隨意出宮的規矩限制而使得沒有人登上過這趟專列,也使得這趟專列成為了崇禎皇帝很少動用卻從來不缺少維護的玩物。 望著周皇后和張皇后等人好奇的來回張望,崇禎皇帝笑道:“說起來,皇嫂倒是第一次登上這趟專列?” 張皇后點了點頭道:“這東西倒當真是稀奇至極,若是你皇兄還在,只怕連木匠活也不愿意做了吧。” 聽張皇后提到了木匠皇帝,崇禎皇帝的心情也不禁失落了起來。 其實到現在為止,崇禎皇帝都分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整合了原本崇禎皇帝的記憶,還是崇禎皇帝整合了程序猿的記憶,反正兩者不分你我。 也正是因為這種根本分不清誰融合了誰的情況,原本的崇禎皇帝對待木匠皇帝由校和懿安皇后張嫣的感情,也全盤繼承了下來。 崇禎皇帝理解不了為什么總有些種馬想著推倒張嫣——長嫂如母這句話在大明不是說著玩的,推倒張嫣?腦子壞掉了? 緊接著,崇禎皇帝就想到了另一個方面。 民間會不會有一些像段小榮一般的混賬東西,編排出來朕和皇嫂的話本? 崇禎皇帝臉上的殺機一閑而逝,卻沒有開口說話。 這種事兒自己怎么說?讓錦衣衛和東廠去查? 如果已經有人編排了,自己還可以借口是聽到了風聲,如果沒有人編排呢?會不會讓廠衛誤認為自己有什么想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