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承彥接下來的話,就讓斐迪南三世和一眾的大臣們開始喜出望外了:“因為是支援極西的兄弟國家,所以我大明皇帝陛下還特意吩咐過,經(jīng)濟貸款是無息的。 也就是說,無論皇帝冕下向我大明貸款多少,都是免去一切利息的,只需要在借款到期之后歸還本金就可以了。” 先不說斐迪南三世根本就沒有想過賴賬不還,就算是他有那個膽子不還錢也無所謂——大明從來都不在乎銀子的事兒,尤其是花到自己家的銀子。 神圣羅馬帝國以后不就是大明的土地?先期投入一些似乎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吧? 斐迪南三世的心中很激動。 遠東的大明帝國實在是太神奇了,而且對于神圣羅馬帝國來說,實在是太友好了! 他們帶來的御醫(yī)已經(jīng)替瑪麗亞·利奧波丁診斷過了,在幾乎整個歐洲的醫(yī)生都束手無策的情況下,那位神奇的醫(yī)生只是淡然一笑,用那種神奇的毛筆開出了藥方,并且指出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康復(fù)。 雖然這些藥材都需要從遙遠的東方運送過來,但是那位神奇的醫(yī)生也向自己保證了,瑪麗亞·利奧波丁絕對可以等到藥物從遠東運過來,并且可以健康的活下去。 心情大好的斐迪南三世爽快的答應(yīng)了李承彥所提提出來的那些要求,包括由大明的軍所士卒對神圣羅馬帝國的軍隊進行培訓(xùn),大明的商人可以自由的往來神圣羅馬帝國進行商業(yè)貿(mào)易行為,還有使節(jié)團將在整個歐洲進行游歷的要求。 甚至于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斐迪南三世提出將給予大明百姓們神圣羅馬帝國公民的身份,所有的權(quán)利都與神圣羅馬帝國的公民相等同,而神圣羅馬帝國應(yīng)該獲得同樣待遇。 在私下接見李承彥等人的過程中,斐迪南三世仔細的了解過大明政治和制度,并且對于這種制度十分的感興趣。 在斐迪南三世看來,大明對于百姓的等級劃分是十分公平合理的——大明百姓自然是處于第一階級的,其后是附屬國的公民,再次才是其他國家的平民。 當然,最重要的大明的皇帝世系——選舉?那是什么玩意? 這套制度完全可以搬到神圣羅馬帝國來試驗一下,尤其公民等級和皇帝繼承的制度。 如果搬過來的話,神圣羅馬帝國的貴族就相當于明國的勛貴體系,而羅馬帝國的公民就相當于明國的百姓,至于平民和奴隸?他們沒有資格關(guān)注這些大事! 針對于斐迪南三世提出來的這點要求,李承彥僅僅是口頭上表示了同意,但是真正的落實還是要回到大明之后由大明崇禎皇帝來決斷。 在告別了斐迪南三世之后,李承彥等人就往梵蒂岡而去。 斐迪南三世不僅讓李承彥等人帶上了大明的士卒以為保護,甚至于還派出了自己的衛(wèi)隊做為保護,以保證李承彥等人在路上的安全。 相比斐迪南三世的熱情還有談成諸多協(xié)議的速度之快,教宗英諾森十世的態(tài)度在一開始的時候,遠遠談不上熱情。 當然,這也只是相對來說。 對于任何一個宗教來說,大明都是一個龐大無比的信徒市場,尤其是對于英諾森十世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早在英諾森十世之前,教廷就已經(jīng)派遣了無數(shù)的傳教士前往大明傳教,甚至于在教士們中間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掀起傳教熱潮。 但是早期的時候還好說,后來去大明的傳教士們似乎出了什么問題,除了回信表示一切正常之外,剩下的信息都很少傳回來了,尤其是明國地理、經(jīng)濟、軍隊等情報,幾乎等同于零。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情況很不正常,但是隨著荷蘭和西班牙在海上吃癟,再想要派傳教士過去打探情況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想要從陸地上過去,就必須考慮到奧斯曼帝國和莫臥兒帝國,這兩家對于傳教士的態(tài)度雖然說不上特別壞,但是離好這個詞似乎也很遙遠。 沒有這兩個國家的支持,傳教士想要從歐洲到達遠東,很難。 如今遠東大明的使節(jié)團在拜訪了斐迪南三世之后,又來拜見自己,這對于英諾森十世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一場沒有其他人陪同,僅僅只有教宗英諾森十世和李承彥兩人的晚宴,在使節(jié)團到達梵蒂岡的第三天晚上舉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