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是否讓遼王世子加倭國國王稱號這件事,崇禎皇帝選擇了擱置不問——反正九州島總督沈顥還在九州島,再加上政仁還沒有正式提出讓遼王世子加倭國國王的尊號,崇禎皇帝自然就不著急了。 反正有的是時間讓盧象升等人頭疼。 仔細想了想情報的內容之后,崇禎皇帝才開口道:“目前倭國上下也不過是政仁與德川家光在商議,就連政仁的王后都不清楚這事兒,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至于相關的情報,錦衣衛以后直接抄一份給盧閣老送過去,中極殿那邊同樣送過去一份,眾位愛卿也好好琢磨琢磨,看看到底該怎么辦才好。 不過,以朕看來,就算是接受,也必須要拖,最少也要拖到我大明的各項大工程都完工之后?!? 盧象升能夠看到其中的好處和壞處,崇禎皇帝則是只看到了壞處,連半分的好處都沒有看到。 對于崇禎皇帝來說,倭國的地盤說大不大,小說不小,隨便自己弄下來的哪塊地盤都要比之大上一些,談何好處? 至于壞處就很明顯了,因為狗咬主人這種事兒,倭國干了不是一回兩回了,哪怕是到了后世給鷹醬當干兒子,倭國也一直在琢磨著怎么從鷹醬爸爸身上咬塊肉下來。 甚至于一度喊出了買下鷹醬的口號,只是被鷹醬強力教做人了之后才算是消停下來——這種不停反咬主人的狗,誰養誰知道,反正崇禎皇帝是不想養的。 更何況現在的倭國還有一些用處,比如拿著倭國人當監工,加上這個原因之后,崇禎皇帝就更不想養這樣兒的狗了。 所以崇禎皇帝的指示就是拖下去,反正倭國現在也有國王,沒必要非得把倭國國王的名號安插在遼王世子的身上。 至于大明的各項大工程什么時候完工,還真的不太好說,因為有一項工程哪怕到了現在都還沒開始動工呢。 崇禎皇帝的寢陵。 似乎是自古以來的規矩,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中原的皇帝們都喜歡在自己登基之后就開始修改寢陵,一般是在位多久就要修多久,規模完全取決于自己在位的時間長短。 這其中出于什么考慮不得而知,除了裝逼擺闊的因素之外,大概還會跟不想過度消耗民力有些關系?也有可能擔心自己死了沒地方埋,或者是擔心媳婦掛在自己前頭沒地方埋? 其他皇帝們怎么想的,崇禎皇帝不知道,也沒辦法去挖幾個墳,然后喊幾個皇帝咨詢一下他們的想法。 但是自從崇禎皇帝登基之后到現在,寢陵這項工程就沒動過工,哪怕是工部已經提出也被崇禎皇帝給否掉了。 在崇禎皇帝看來,自己怎么著都還算年輕,現在吃的好喝的好,又不太可能出什么意外情況,這么早修寢陵干什么? 隨著時間的一步步發展,崇禎皇帝的功績越來越多,可想而知的是等到崇禎皇帝龍馭賓天了,寢陵的規??隙ú荒苄?。 哪怕是現在還不急著修,等崇禎皇帝五十歲的時候也不得不開始修了——到時候這工程能小得了?不還是得用到大批的勞工和監工? 崇禎皇帝也沒有任性興趣讓后人把自己的挖出來,不管是考古還是盜墓都沒有興趣。 想要杜絕掉被挖出來的風險,寢陵的相關圖紙會被銷毀,設計寢陵的人后世子孫數代都會受到嚴密監控,至于真正施工的工人還有監工的那些人,按照其他皇帝的習慣是處理掉一部分,尤其是修建核心墓室和負責機關的那部分人。 崇禎皇帝不舍得把大明百姓給處理掉,那么世界上還有比蠻子更好的勞工?還有比倭奴更好的監工?兩者都屬于消耗品,用完就可以灑掉灑掉,不心疼…… 這樣兒一來,這件事就足足多出來二十多年的緩沖期,根本就不用著急了,除非崇禎皇帝的寢陵修建完成,該處理的勞工和監工都處理掉之后——真要到了那一天,估計崇禎皇帝都涼透了。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