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實際上,李科恩現在如果不看長相的話,根本就沒有誰會認為這家伙是個荷蘭人——就連家里兩個兒子的拜師禮,李科恩也是備足了禮數的! 當然,這個拜師禮在茍雷看來有些不知所謂——十大塊豬肉,一壺酒,一只大黃狗。 《禮記·少儀》:“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 估計李科恩這家伙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或者是看了鄭玄對于《禮記·少儀》的注釋:“束脩,十脡脯也。” 十大塊豬肉加上一條大黃狗,讓茍雷心里瞬間冒出來四個字:豬狗不如? 但是茍雷對于李科恩置辦的這拜師禮又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或者說不忍心挑毛病。 剛剛歸化的蠻子啊,一個蠻子你能指望他準備什么樣兒的拜師禮?能準備成這個樣子,已經足以證明其用心了! 畢竟這玩意是按照《禮記·少儀》的說法來置辦的——雖然大明早就不流行這玩意,更多的已經換成了古玩字畫一類的好東西。 再轉念一想,茍雷的心里又平衡了起來,畢竟自己僅僅是個童生,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呢,能有人請自己做西席先生已經很不容易了。 拋開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之后,茍雷笑著對李科恩道:“對了,附近若是有些相熟的鄰居或者親朋好友家的孩子,若年齡與令公子相仿,不妨一同喚來學習。” 見李科恩的臉上有些擔憂之色,茍雷便笑道:“科恩先生不必擔心,孩子多一些是好事兒,不會耽誤了貴公子的學業。” 李科恩沉吟著道:“在下倒是不擔心別的,只是擔心孩子多了,先生難免分心?畢竟這里乃是圣人不至的化外蠻夷之地,蠻夷們也多是不識禮數好歹之輩,又難堪教化?” 茍雷險些被李科恩給笑死——圣人不至的化外蠻夷之地?蠻夷們?這兩個說法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當年孔圣人周游列國,沒聽說列國里面有個叫荷蘭的啊?都不在列國之中,估計圣人連你們這破地方在哪兒都不知道,他老人家怎么過來? 還蠻夷們?除去你李科恩和你妻子有了大明戶籍之外,就連你兒子都是你口中的蠻夷,現在就學會鄙視蠻夷了? 很好,很強大!沒毛病! 笑了一聲之后,茍雷才道:“都喊過來吧,子曰有教無類,又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孩童多了雖然難免分心,但是孩童多了,必然有互相比較之心,對于貴公子的學業也是一種促進。 另外,在下也會時不時的針對貴公子的學業進行補課,斷然不會影響貴公子的學業就是了。” 見茍雷的態度堅決,李科恩倒也不再強求,干脆應道:“如此也好,只是便宜了那些蠻子,讓他們得了圣人教化。” 向著茍雷施了一禮之后,李科恩自去旁邊鄰居家里,依蓮娜則是端出來一盤果子,放到了茍雷身邊的桌子上,雙手絞著衣角,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沒辦法,李科恩沉迷于大明的書籍文化之中不可自拔,依蓮娜卻對這些亂七八糟的學問沒什么興趣,有興趣也僅僅是針對茍雷這個人而已。 一身儒生長衫,端坐在椅子上的茍雷,正應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說法,一身正氣讓依蓮娜想要說些什么卻又說不出口。 暗恨自己沒什么學問,以至于連話都不會說之后,依蓮娜倒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跟著茍先生好好學習大明的語言和文字,要不然也不至于現在滿肚子的話都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就在狗雷正琢磨著該從《集韻》開始教起,還是該從《三字經》開始教起的時候,蘭辛也在頭疼。 自己眼前的這個人臉色挺白,整個人看上去瘦瘦弱弱的,似乎一陣風就能將他給吹跑,倘若不是臉上那一條刀疤破壞了整體的感覺,倒也稱得上是個美男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