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麥考萊最終無可奈何的回去了——實際上,麥考萊繼續留在劉文炳所在的旗艦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劉文炳的態度就是這么強硬,要么放人并且賠償軍費,接受大明的條件,要么就準備好軍隊開打,海上還是陸地隨便英格蘭挑選。 劉文炳表示,為了公平起見,大明出動的軍隊人數和戰艦數量絕對不會比英格蘭多出一個人,也不會多出一條船,只會出動一模一樣的人數和戰艦。 一旁的江海軍更是表示,要不然大明也別再調兵了,就自己這支分艦隊陪他們玩玩算了——同等的士卒和戰艦數量,這不是欺負人么? 對于劉文炳的這種屁話,麥考萊自認不是傻子,自然不可能上當。 又不是沒有打過,在非洲那片大陸上已經打過好幾回了,要是打的過,還會出現今天這般局面? 再者說了,麥考萊也沒有從克倫威爾那里得到這么大的授權啊。 如果劉文炳的要求僅僅是放人,那么沒有問題,麥考萊現在就可以答應下來,哪怕是把小埃利斯一塊兒給放了,英格蘭自己認了這個啞巴虧也沒有問題。 但是劉文炳提出來的要求可不僅僅是放人那么簡單,還包含了賠償軍費,要求英格蘭答應大明的其他條件。 最讓麥考萊頭疼的就是這兩條了,因為這兩條根本就不是什么具體的條件,最多只能算得上是個框架。 比如軍費的問題,到底要賠償多少軍費?結算單位是法郎或者是大明的金銀? 比如其他的條件,到底還包含多少條件?一條兩條?還是十條八條?如果這里面再包含其他英格蘭不能接受的條件又該怎么辦? 得到回報的克倫威爾同樣對于這兩個條件頭疼不已:“除此之外,他們還有沒有說什么其他的?” 麥考萊躬身道:“沒有,帶領他們的侯爵就是這么說的。但是從我個人的看法來說,我建議還是拖下去,慢慢跟他們談,同時把查理一世也拖進來。” 哦了一聲后,克倫威爾開口問道:“理由呢?” 麥考萊的臉上擠出一絲苦色,開口道:“因為他們的戰艦。他們一行有六艘戰艦,除了南開普敦之外,現在我們根本就沒辦法知道他們炮擊了多少個港口,比如愛丁堡是不是同樣受到了他們的炮擊? 因為不知道他們炮擊了多少港口,更沒辦法知道他們一發炮彈的成本是多少法郎,所以我們更沒辦法判斷他們要求賠償多少軍費。 至于最后一個條件,答應大明帝國提出來的其他條件,我們現在更沒有辦法答應他們,因為國內的民眾不會答應。 如果我們答應了大明帝國提出來的其他條件,國內的民眾就會認為我們貪生怕死,在出賣英格蘭的利益。 原本支持我們的民眾就很有可能倒向查理一世,到時候局面就會變得很被動。” 點了點頭之后,克倫威爾忽然將目光投向了蘭伯特:“蘭伯特,法蘭西那邊怎么樣兒了?最近有沒有什么新的進展?” 蘭伯特躬身道:“很抱歉,法蘭西那邊并沒有什么好消息傳來,估計那些貴族老爺們還在討論吧?” 克倫威爾嗯了一聲道:“如果,我是說如果,我們現在同大明帝國發生戰爭的話,有多少把握能把法蘭西那些人拖下水?又有多少可能拖上其他國家一起?” 蘭伯特搖頭道:“可能要讓您失望了,閣下。除了我們特意散播消息的法蘭西之外,剩下的那些國家不會有人站在我們一旁的。 畢竟,現在整個歐洲都亂成了一團,所有的國家都在忙著打仗,而這些國家的軍火則是從大明帝國的歐洲代理人,東印度公司手中購買的。 比如神圣羅馬帝國,據說他們新制定了一項政策,就是任何一個大明百姓到了神圣羅馬帝國的境內,都自動擁有公民的身份。 再比如荷蘭,現在整個荷蘭超過九成的軍火都是來自于大明帝國,而東印度公司更是早早的就倒向了大明帝國,否則這一次也不會有大明帝國來替他們出頭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