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主要的是,張世澤那個小白臉挨了揍還沒地方說去,自己心里的惡氣也總算是出去了一些,看他還怎么比朕白! 聽著崇禎皇帝的感慨,朱聿鍵笑道:“陛下春秋鼎盛,何以言老?再者沙場功夫再強,不過是將兵之將而已,至多也就是一軍之帥,陛下乃將眾將帥之天子,又何必在意這些沙場拳腳功夫?” 崇禎皇帝笑著指了指朱聿鍵,開口道:“王叔祖莫要再安慰朕了,朕的拳腳功夫朕自己知道,不過是略知些皮毛,真與他們比較,朕不過是自討無趣罷了。” 說完之后,崇禎皇帝便直接將目光轉向了李鴻基,問道:“朕來回你,倘若你領一軍往英格蘭與蠻夷交戰,后勤不便,補給不足,當如何?” 李鴻基斟酌了半晌,才試探著道:“啟奏陛下,臣將以就糧于敵之策應對。 孫武子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又曰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桿一石,當吾二十石。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聽著李鴻基的說法,崇禎皇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從理論上來說,李鴻基的說法是一點兒的毛病都沒有,從大明轉運糧草和后期補給到英格蘭,成本高的不是一星半點兒,實際上會達到一個天文數字。 想發動戰爭,得先做好物質準備,包括士卒的盔甲,軍火和糧草補給等等,還有士卒的賞金,陣亡士卒的撫恤金等等,還有其他相關人員的各種花費。 這些亂七八糟的各種費用加在一起,估計一天就能消耗個幾千兩甚至于幾萬兩的白銀,然后才能把戰爭機器開動起來。 要不然你當打仗是玩游戲呢,框一下自己這邊的士卒然后再A過去就行?那是紅色警戒,不是實際上的打仗! 孫武子提出來的這個定理哪怕是到了后世都沒有過時——德軍的補給如果及時靠譜,什么格勒也未必能守得住! 二戰時期如此,對于現在的大明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但是實際上,這個就糧于敵的策略在大明遠征英格蘭時會必會有用。 原因很簡單,歐洲為什么人少? 中原天朝的老祖宗們開掛,屬于女媧娘娘最中意的人群,天生的VIP玩家,除了種地這個天賦技能滿點,其他的讀書、醫療等等技能都是加了點,開了掛的。 而歐洲開個錘子的掛?如果不是建奴入關,估計再過上百十年,歐洲還是跟在大明屁股后面吃屁。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歐洲蠻子們種地就是辣雞,平民能保證填飽肚子都算是好事兒了,這種情況放在中原天朝試試?早他娘的造反了! 在這種情況下,李鴻基想要在歐洲玩就糧于敵,基本上就是扯蛋,因為蠻子們的糧食根本就支撐不起來,最后的結果可能還是要靠大明不遠萬里的運送糧食過來,直到移民之后讓大明百姓耕種,才有可能支撐后面的征戰。 而且李自成的說法里面,還有一個問題的存在,就是孫武子說的那句話——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禎皇帝笑道:“朕知矣。不過,朕還有一個問題,望卿能替朕解惑——所謂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何解?” 李鴻基躬身道:“啟奏陛下,所謂車雜而乘之,乃是指獲取了敵人的戰車與兵馬之后,要編入我軍使用,所謂卒善而養之,乃是指對于敵方投降的士卒要加以撫恤,以使之為我所用也。” 崇禎皇帝頓時笑瞇瞇的搖了搖頭道:“非也,非也。倘若李卿以此為遠征英格蘭之策,朕以為大大的不妥。” 李鴻基心中咯噔一聲,躬身道:“請陛下賜教!” 對于剛才那些說法,李鴻基確實就是這么理解的,事實上,千百年來一直都是這么理解的,從來沒有人提到過這種說法不正確,不知道崇禎皇帝是怎么看的。 崇禎皇帝笑吟吟的道:“孫武子何人?齊人也,由齊至吳后,經伍員舉薦而為吳將,幾滅楚國,著《孫子兵法》,為百世兵家之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