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再良心的軍火也需要注意雨天,最起碼大明的火炮還沒有牛逼到雨天還能照常用的水平,火槍也同樣如此。 所以對于英格蘭人會趁著雨天進行反攻,張世澤和沈振江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各路兵馬的安排也已經到位——大明的衛所從來就沒有放下過冷兵器格殺方面的訓練。 讓張世澤不淡定的原因還是在于崇禎皇帝。 如果論到對崇禎皇帝的了解,世界上可能不會有人比周皇后和宜貴妃這些后宮里面的后妃們更為了解,再往下是王承恩和王國興這些廠衛的家伙們。 但是要說到朝堂和軍府的文武大臣們對于崇禎皇帝的了解,那張之極可能真的要排在首位了。 跟著崇禎皇帝南征北戰,歷經大小戰陣無數的張之極自然清楚崇禎皇帝是個什么性子——別看崇禎皇帝這次只是來軍前視察,但是誰又能保證這位爺不會腦子一熱就上了前線? 早就跟在張之極身邊聽過無數關于崇禎皇帝各種“英明事跡”,張世澤自然也知道自己未來的老丈人是個什么性子。 起身到了桌子旁邊,張世澤伸手在地圖上比劃了半天,才開口道:“陛下明天才能到,咱們還有一天的時間準備。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于那些英格蘭蠻子們,他們到底是在今天晚上還是打算明天對咱們發起反攻?” 劉逍遙開口道:“寅時,準確的說是凌晨四點鐘的時候,他們將會對咱們發動夜襲。” 張世澤嗯了一聲道:“寅時正是人們最困的時候,今天又下了一天的雨,槍炮都指望不上,蠻子們倒也會挑時間。” 沈振江道:“那咱們呢?后撤還是跟他們硬碰硬?” 張世澤道:“后撤是不可能后撤了,咱們現在在溫坎頓,倘若后撤的話,跟金斯伍德方向還有特懷福德方向就失去了呼應之勢,臨時再派人通知他們也來不及了。” 說完之后,張世澤又扭頭對劉逍遙道:“他們那兩邊的消息怎么樣兒了?” 劉逍遙道:“跟咱們這一路基本上一樣,彈藥充足,士卒們沖勁兒也足,唯一的問題就是陰雨天實在是太多了,影響發揮。” 點了點頭之后,張世澤道:“蠻子們不傻,再傻的蠻子經過這么多場大戰,也該發現火器的弱點了。” 嘿嘿冷笑一聲后,張世澤又接著道:“不過,那些蠻子們大概想不到,我大明的軍隊玩刀劍也不是他們能比的吧?” 劉逍遙道:“并不能這么說。這次傳回來的消息里面提到了英格蘭蠻子們準備的人手,只怕他們并不像我們以往面對的敵人那么簡單。” 張世澤頓時好奇了起來:“難道說,這些蠻子們比那支蒙古萬騎還難纏?” 劉逍遙搖了搖頭道:“不好說。蒙古萬騎的難纏之外在于他們的速度,一旦讓他們把速度提起來,萬騎沖擊的力度確實很可怕,而他們的曼古歹戰術也確實很惡心人。 但是,根據蒙古萬騎那邊反饋回來的消息看,他們的精銳在箭術上也未必能夠比這些英格蘭長弓兵更強。 首先就是這些長弓兵用的并不是角弓,而是紫衫木弓,弓體長,射程遠,而他們之間最優秀的射手可以做到每分鐘十發的射速,射程也足足有兩百米的距離,比咱們早期的火銃還要強一些。” 說完之后,劉逍遙又舔了舔有些干澀的嘴唇,接著道:“如果不是現在那些英格蘭蠻子從我大明買到的火銃射速比長弓的射速更快,射程也更遠一些,只怕他們還會接著大力發展長弓手。 當然,長弓手的培養并不簡單,起碼很多人的身體都有些變形,而且隨著火槍的普及,現在英格蘭長弓手也越來越少了。” 張世澤好奇的道:“那么這次呢?這次他們弄到了多少長弓手?” 劉逍遙道:“三千,這是他們目前能夠湊出來的所有長弓手了。” 張之極頓時放下心來:“嚇死老子了,你要說他們湊到了一兩萬的長弓手,那還真是個問題。如果他們砸鍋賣鐵也就湊出來三千人,那就一次性的把他們給埋在這里算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