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慈烺忍不住開口道:“倘若牽連九族,是不是太廣了些?” 崇禎皇帝搖了搖頭道:“朕剛剛登基的時候,誅連九族的案子比現在可要多太多了,也就是當初殺的很了,才替大明換來了二十多年的吏治清凈。 如今既然有人敢冒頭,就得再一次下狠手處置,否則不足以向天下人交待,更不足以洗清這些人身上的罪孽! 朕知道你心里在怎么想,無非就是那些婦孺不應當一樣處置,是也不是?” 朱慈烺躬身道:“父皇英明。” 崇禎皇帝冷笑道:“家國天下,家國天下,在這些人的眼里,家族永遠要比國家更重要的多,除了自己家的利益之外,就沒有什么是他們不敢賣的,包括良心。 別的且不說,就說這些人撈回去的銀子,他們家中的婦孺有沒有跟著一起享受?他們的九族之人,有沒有跟著享受到好處? 既然好處享受到了,那么惡果也就一起受著,一家人總是要整整齊齊的才好。 至于其中有沒有冤枉的,肯定有,但是朕告訴你,挨個拉出來殺了肯定有冤枉的,但是隔一個殺一個,就會有漏網的!” 崇禎皇帝用滾滾人頭和血淋淋的事實,給朱慈烺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 而崇禎皇帝猶還嫌不足,冷冰冰的道:“再者說了,你以為光憑這些個官員,就有膽子干出這么大的事情來?所謂拔出蘿卜帶出泥,這些官員的身后,是數不清的那些個商人! 你記住了,如果沒有這些商人給他們送銀子,就算他們想貪,他們上哪里去貪?這些商人們?yōu)槭裁匆豌y子給他們?無非就是想從他們這里得到一切盡可能的便利,這就是所謂的官商勾結了。 一個兩個的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把的人跟著他們學,到最后就是人相食的慘象。 如果這些商人的腦子再好用一些,你會發(fā)現他們很多都是當地有名的大善人,時不時的都會拿銀子出來修橋鋪路。 可是你當真以為他們搖身一變成為大善人了? 不是,他們不是在行善,他們是在拿著貪污而來的銀子替自己邀買名聲,有了名聲,在民間就有了護身符,哪怕當地的官員沒有跟他們勾結在一起,想要動他們也要考慮到當地百姓的看法。 知道為什么說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么?” 不待朱慈烺回答,崇禎皇帝就直接說了下去:“天下萬民繳納了賦稅,就相當于交給了皇帝保護費,皇帝就有責任要保證天下萬民能夠吃飽穿暖,否則還要這個皇帝有什么用?” 崇禎皇帝忽然嘆了一聲道:“你們兄弟幾個出生的時間,說早不早,說晚也不晚,彼時天下已經快要大治,人相食只不過是存在于你們讀過的書里面,誰也沒曾看過真實的。 但是朕告訴你,朕見過。 一整座城的人吃光了所有能吃的東西,包括糧食,樹皮,草根,老鼠,到最后有堅守的人就餓死了,淪為那些禽獸的口糧,而那些禽獸又靠著人肉活了下來。 一整座城市啊,多多少少的十幾萬人總是有的,最后只剩下了幾萬的禽獸,因為吃人,這些已經不能稱之為人的禽獸,眼睛里滿都是血紅,個個都如同擇人而噬的野獸一般。 知道朕是怎么處置的么? 那是朕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對著大明自己的城池,自己的百姓,下達了屠城令!” 豆大的眼淚就此滾落,崇禎皇帝的眼眶也變得通紅:“是朕對不起他們!因為朕是他們的皇帝,收了他們的賦稅,卻沒能讓他們吃飽穿暖! 不僅沒有讓他們過上一天的好日子,反而是朕這個皇帝,親口下達了屠城令!整個一個城市,數萬人就這么被殺光,雞犬不留!” 伸手拿起帕子擦了擦眼淚,崇禎皇帝才冷冰冰的道:“至于史書上的記載,朕已經告訴過史官,一筆一筆的全部記下來,包括朕曾經是怎么樣兒下令屠城的。 第(1/3)頁